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說到飲品,必然以茶與酒為代表,見于尋常百姓家,又凝結(jié)著中國的文化,折射出中國人的兩種性格。
“茶類隱,酒類俠”,茶使人清醒,酒讓人迷醉。
然而,飲酒與飲茶,喝的都是一種心境。
正所謂,酒不醉人人自醉,茶不清心心自清。
1、喝酒,總是在心境大起大落時
高興了,喝兩杯助興;心煩了,來幾壺澆愁。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胸中懷一腔豪氣,美酒灌入,心境更加開闊,心情更加爽朗。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憂愁時,痛飲一壺好酒,暫時忘卻人世間的紛擾煩憂。
文人騷客獨自暢飲美酒時,酒是暫時脫離世俗的媒介。喝到酣暢淋漓,酩酊大醉,醉后“無思無慮,其樂陶陶”。
一人飲醉,亦或有不得已而為之的辛酸。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面對曹魏的覆亡,又不肯與司馬氏合作,只能借醉酒來避免激烈沖突,全生避害。
人在世間,多少無奈,幸有美酒相伴,暫解煩憂。
三五好友相約痛飲烈酒時,酒是加深感情的紐帶。俗話說,感情深,一口悶。
酒逢知己千杯少,遇到志趣相投的朋友,感情越喝越深。
酒,代表著真性情。
酒后的人易吐真言,自然流露出內(nèi)心真實情感。
酒,代表著熱情豪爽、狂放不羈的性格。
不拘小節(jié),不屑算計,懶爭蝸角小利。
俠者如酒,嫉惡如仇,一往無前,無懼無畏。
2、喝茶時,心境平和,波瀾不驚
曾有一位官員在飲茶時說:茶乃人生,茶葉在壺中沉浮,似是人生之沉浮。
獨自泡上一杯茶,看茶葉在沸水中旋轉(zhuǎn)、升騰,又落下,最終沉在杯底。
揭開蓋子,一杯清茶已成,香氣清雅馥郁,沁人心脾。
初飲微苦,再品回甘,然后茶香縈繞齒間。在這細細品味中,心境淡如清風。
喝茶,是浮華之后的素樸,是熱鬧之后的靜默。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經(jīng)歷了飲酒的濃烈與痛快,用飲茶來撫平酒后的身體不適,以及心中的躁動不安。
喝酒后,精神亢奮,有千言萬語欲傾吐,甚至引吭高歌。酒,也助成了詩人筆下的瀟灑詩篇。
喝茶后,人往往保持沉默。人生真味,也就在這不言中了。
“掃來竹葉烹茶葉,劈碎松根煮菜根。”喝茶,從淡淡的苦味中品得一絲甘甜。平凡樸素的生活中自有真趣,豪華落盡見真淳。
茶,代表著沉靜穩(wěn)重的性格,老成持重。
智者如茶,看破了人世間的虛華,淡泊名利;心境寂然,超脫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