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木質部外纖維:包括韌皮纖維、皮層纖維和圍繞維管束的纖維。這類纖維一般為長紡錘形,兩端尖銳,有的兩端成為鈍形成分叉。細胞壁較厚,相對細胞腔較小。細胞壁具不同程度木質化或完全沒有木質化,初生纖維通常要比次生纖維長。
2、木質部纖維:又稱木纖維,大都有木質化的次生壁,細胞形狀通常也是兩端尖銳,但有各種形狀與紋孔上的變化。這類纖維是木材的重要組成分子之一。
木纖維又可分為兩種類型:①纖維管胞,由管胞逐漸演化而來,其細胞壁上有明顯的具緣紋孔(圖a)。②韌型纖維,由纖維管胞進一步演化的結果,細胞壁更為增厚,壁上的紋孔退化為單紋孔,也有人稱之為木纖維(圖b)。在某些被子植物(如櫟樹)的木材中,可以看到纖維與管胞之間的一系列過渡類型,即細胞壁厚度逐漸增加,長度減短,壁上的具緣紋孔逐漸簡化為單紋孔等。
纖維管胞與韌型纖維,都可能具有橫向隔壁,特稱為分隔纖維(圖c)。很多植物具有這種結構,如葡萄屬和金絲桃屬。這些分隔纖維可長期保留有原生質體,并有貯藏淀粉、油類和樹脂的作用。發(fā)育植物纖維由不同的分生組織發(fā)育形成。木質部與韌皮部的纖維來源于原形成層或形成層。有些纖維則可由基本分生組織發(fā)生,這種將來發(fā)育成纖維的細胞,很早就停止橫向分裂,而只有縱向伸長。維管束鞘中的纖維,一部分可由原形成層發(fā)生,另一部分則由基本分生組織形成。
初生纖維在器官延伸之前便已發(fā)生,在周圍的細胞仍在分裂的時候,它們還能繼續(xù)引伸到相當?shù)拈L度。例如苧麻的韌皮纖維可以繼續(xù)伸長幾個月,最后增加的長度為原來的四、五萬倍,最長可達55厘米。這種細胞的伸長,除與周圍細胞一起增長(協(xié)同生長)以外;還有細胞頂端可伸入到周圍細胞之間的生長(侵入生長)。苧麻的纖維停止伸長以后,在發(fā)生次生壁的沉積時,纖維的基部可能也有厚的次生壁。但頂端仍有生活的內容物和薄的細胞壁,因此,細胞頂端還可以繼續(xù)伸長。
棉纖維是棉花胚珠上表皮細胞伸長的部分。它的發(fā)育過程是:當棉花胚珠受精以后,胚珠表皮層上產生纖維的生毛細胞迅速伸長。此后,細胞壁也逐漸增厚,即在初生壁里面不斷沉積含纖維素的次生壁。接近種子成熟時,原來成管狀的纖維細胞,干癟變扁,并發(fā)生扭曲,細胞壁內殘留的原生質體也變干沉積。棉鈴開裂以后,纖維細胞死亡,成為銀白色的棉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