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茶友們在沖泡普洱茶時,都有洗茶的習(xí)慣,其大部分茶友都知道是為了洗去塵垢。那么,我們?yōu)槭裁匆床??洗茶的目的何在?以下是普洱小編關(guān)于洗茶的一些看法以及觀點。都看看吧!
洗茶有兩層含義,一為洗去茶葉上的塵垢,二為洗去茶葉的冷氣。
由于茶葉鮮葉從茶樹上采摘下來后需經(jīng)過多道工序才能制成可以飲用的團、餅茶(唐宋時茶的樣式)或片狀散茶(明以后至今的茶的樣式),其中偶雜有如茶灰、塵埃等物,經(jīng)注入沸水即倒掉,可迅即去除,這是洗茶的清潔衛(wèi)生之功效。
“洗茶”僅僅是為了干凈?“洗茶”主要是為“醒茶、潤茶”
茶葉如何會有冷氣呢?由于茶葉采摘加工后,一般不會馬上飲用,特別是明代以后,茶葉加工方法發(fā)生重大變化,由原先的蒸青團茶到炒制的散茶,剛加工完的茶葉火氣較大,為避免上火一般都要將茶葉在干燥的環(huán)境中保存一段時間后再飲用。
而茶葉存放一段時間后,火氣雖褪,卻添冷氣,如果存放時間較長,還會有陳氣。而近代以來,在貯存茶葉時,為保持茶葉的內(nèi)質(zhì)盡可能少的發(fā)生不利變化,常將茶葉存貯在冰箱中,這更增添了茶葉的生冷之氣。此時如果將茶葉拿來直接沏泡飲用,第一道茶的滋味和香氣就不會好。就如人一樣,熟睡一晚后,清晨剛起來時尚有困意,沒有精神,這時如果伸伸懶腰,活動一下,精神就提起來了。茶葉也一樣,在存放一段時間后,也需要“醒一醒”,洗茶就可以去一下茶葉的“困意”――生冷之氣。經(jīng)過洗茶后的茶葉再進行沏泡,其茶湯的香、味要較未經(jīng)洗茶就沏泡的茶湯更佳。
洗茶除了有“醒茶”作用外,還有“潤茶”的效果。明代以后,茶葉是整片鮮葉進行炒制(或烘制),烘炒過程中,茶葉被揉捻擠壓變形,這樣制成的茶葉在沏泡時必須先舒展開來,茶汁(即茶葉的有效成份)才能比較容易浸出。洗茶這一過程的加入有利于茶葉的舒展和茶汁的浸出。因此,經(jīng)過洗茶后再沏泡的茶湯,不僅香氣和滋味無生冷、陳氣,而且茶湯的品味能更快達到最佳效果。
由此可見,洗茶的目的除了清潔衛(wèi)生外,更主要的是為了去除茶葉的冷氣和陳氣,方便茶葉的舒展和茶汁的浸出,使飲用者能更好地品賞茶的香氣、滋味。今天,茶葉加工制作的衛(wèi)生情況已經(jīng)有了更大改善,清潔茶葉已不再是洗茶的主要目的,“潤茶、醒茶”才是洗茶最根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