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guān)于如何把一款茶泡好,在各大茶類自媒體可是火了一把??偨Y(jié)了下,大部分文章都把關(guān)鍵問題放在投茶量的多少、水溫、心情、環(huán)境來分析。其實這也沒錯,但是,茶行僧覺得想泡好一款茶關(guān)鍵問題在于了解茶性。這就好比友情、愛情或夫妻之道,了解彼此的喜好、脾性、品行、行事風格,彼此之間感情才可能更融洽。泡茶葉一樣。
與人相處需要時間了解脾氣,與茶相處,需要不同手法、多次試泡才能了解茶性。當你接觸一款新茶的時候,首先想知道的是她的品質(zhì),最好的辦法當然是試泡,試泡最好的辦法當然是悶泡法。也許有人會說悶的茶能喝嗎?我也想說肯定不好喝!^-^
但是悶泡能很好的了解這款茶。甚至可以說是了解茶性特點、如何泡好茶的殺手锏。
悶泡的時間長了,茶湯的苦澀感就出來,不好的茶葉澀而不化,好茶反之,且能生津,生津快慢、程度是評判的標準之一??喔械亩嗯c少亦同理,當然,苦茶系此方法不適用。
這結(jié)果,恰好能逆向推斷:茶的發(fā)酵程度、走水工藝、制作工藝、關(guān)鍵問題出錯在哪,好在哪,幫助更好找到優(yōu)缺點。
悶過,體驗了口感、濃度、逆向找到茶的優(yōu)缺點,以后想掌握其他的濃度、口感心里會更有數(shù)。多次試驗,效果更好。
悶泡的時間長了,聞香,茶香的純與雜自然就原形畢露。好茶在悶泡之后她的香氣還是一如既往地干凈,無雜。孬茶反之。由此,能更好的掌握好浸泡程度,所帶來的不同香氣感受。
悶泡的時間長了,優(yōu)缺點暴露出來之后,想再把她泡好就簡單了。隨之投茶量的多少、泡多長時間,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口感,掌握起來就輕而易舉。
心情、環(huán)境、水溫、手法是多變的,唯一不變的是茶,茶的特性,當你足夠了解她之后,泡好茶,是水到渠成之事。
茶不語,靜靜的在那里,等你來知她、懂她。
知茶,茶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