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楓香屬大型闊葉喬木,樹干筆直高聳,適應能力強,生長迅速,再加上其春夏季葉色暗綠,秋季變?yōu)辄S色、紫色至紅色,落葉晚等植物特性,使其成為優(yōu)良的園林觀賞樹種。北美楓香栽培種植十分廣泛,本文向你介紹北美楓香的播種繁殖技術。
北美楓香播種前種子的處理:種子購入后,立即冷藏(1℃~5℃),直到翌年2月份。播種前用0.3%至0.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0.5至1小時,然后濾出。
北美楓香種子催芽:于播種前15天設置催芽沙床。沙床寬1米,深20厘米,長度視種子多少而定。用經(jīng)0.5%高錳酸鉀溶液處理過的黃沙,鋪墊成15厘米厚的床面,另備適量消毒的黃沙用于蓋種。將經(jīng)消毒陰干的種子均勻播入床面,每平方米0.1公斤左右。播后用消毒的黃沙蓋種,澆透水。
種子發(fā)芽后每7至10天噴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36%百菌清500倍液—次,交替施用。苗齡15天左右是移植的最佳時間,此前3至5天應選擇陰天或傍晚揭膜煉苗,增強幼苗的抗性,提高移植成活率。
北美楓香容器苗管理:北美楓香小苗耐陽性較差,芽苗定植后應及時遮陰。定植后,可能有少數(shù)芽苗因處理不當而死亡,須及時補苗。
為防止小苗遭受病蟲的危害,定植后要重點做好防治根腐病和莖腐病的工作,一般每7至10天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一次。交替使用,以免產(chǎn)生抗性。另外,北美楓香喜濕潤的環(huán)境,因此補水可適當勤一些。
因容器內(nèi)介質(zhì)含養(yǎng)分較少,平衡能力差,2個月后,每7至10天須進行葉面施肥一次。肥料種類為磷酸二氫鉀和尿素,濃度為0.1%至0.3%。隨著苗木的生長,濃度可適當增加。葉面施肥宜在陰天或早晚進行,切忌高溫時施用。
經(jīng)過精心管理,一年生苗木高度可達60厘米以上,地徑可達0.7厘米以上,此時可出圃造林。如用于園林綠化,則需分栽培育成較大規(guī)格的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