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彼岸的茶:一則廣告
1658年9月23日,倫敦《政治公報》周刊登載了一則廣告:“中國的茶,是一切醫(yī)士們推崇贊賞的優(yōu)良飲料,在倫敦皇家交易所附近的斯威汀蘭茨街‘蘇丹王妃’咖啡店內(nèi)有貨出售。”
那個時候,還沒有茶館;很明顯,茶是新生事物,所以聰明的廣告商要醫(yī)士們出面,推薦喝茶的好處。
1664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晉獻給凱瑟琳皇后2磅紅茶,才2磅啊,足見其稀有。有人分析為什么茶葉會先在英國風靡,因為英國的水是軟水,適合于做飲料用,而用歐洲大陸的水沏茶,缺少茶味和茶香,小小茶葉,輕而易舉地博得了英國人的喜愛,腐國人民以紳士淑女風范的禮儀,嚴謹且隆重地對待著下午茶。
也是因為茶的稀少,那時候,茶葉存放在上了鎖的茶柜里,下午茶時間一到,女仆會取鑰匙開茶柜。也有細心人指出,那時候女主人腰間會掛著鑰匙,像裝飾一樣,實際上是為防茶葉被盜的茶柜之鑰。
美國威廉·烏克斯1935年編著出版了《茶葉全書》,記載了其中一幕:“當時開張營業(yè)之一幕,遣一年青侍役高呼:‘新鮮咖啡,先生!新鮮武夷茶,先生!’”烏克斯還在這部全書里的“茶葉年表”中記述,1705年,愛丁堡人也曾刊登賣茶廣告:綠茶每磅16先令,紅茶每磅30先令。
飲茶的好處漸被人們接受。就跟今天朋友圈里人們分析“為什么喝茶的圈子比喝酒的圈子富裕”一樣,當時人們也是拿喝茶與飲酒作比較。
茶的心靈雞湯作用,也被那個年代的文學家們發(fā)現(xiàn)。
英國作家奧維格頓在1699年的一篇文章中寫道:“飲茶具有神奇的療效,歐洲人習慣了飲酒,但這能損害人的健康;相反,飲茶卻能使人頭腦清醒,使酒鬼恢復理智。”
19世紀初英國著名詩人拜倫在其《唐璜》詩中:“我覺得我的心兒變得那么富于同情,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的紅茶;真可惜,酒卻是那么的有害,因為茶和咖啡使我們更為嚴肅。”
英國的一位老茶師,諾頓,也說:“喝這種茶勝過飲人參湯。”
18世紀著名的文學家約翰遜博士寫道:“以茶來盼望著傍晚的到來,以茶來安慰深夜,以茶來迎接早晨。”
直到今天,世界范圍內(nèi)的愛茶之人仍然享用著這種茶帶來的美妙。感謝那條路,絲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