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片萎蔫、葉面無光澤、葉片發(fā)黃、枝芽纖細、花朵或花蕾突然下垂等,是花卉常見的生理性病害癥狀。其原因可歸結(jié)為:氣溫過高或過低、土壤過干或過濕、施肥過多或過少、光照過強或不足。為方便廣大花卉愛好者根據(jù)癥狀采取針對性防治措施,現(xiàn)將花卉生理性病害常見癥狀、及發(fā)病原因及解決方法詳細列于下表。
癥狀表現(xiàn) 可能病因 防治方法
花卉新梢頂心萎縮,嫩葉淡黃, 盆土積水久濕,造成土壤缺氧,使部分根系腐爛 及時進行松土,控制澆水
老葉漸呈暗黃 ,因此吸水、吸肥能力減弱 ,停止施肥
花卉葉片由下部逐漸向上變黃脫落或枯焦, 由于澆水不足或沒有及時澆水,致使葉片水分蒸發(fā) 及時澆水,并做到不干不澆
而植株新梢頂心和新葉色葉色仍正常 量大雨根系的吸收量 ,澆則澆透的原則
花卉新葉肥厚富有光澤,但葉面凹凸不舒展, 因施肥過多,尤其偏施氮肥而引起 應停止施肥,并適當增加澆水量以及沖淡肥分
老葉逐漸邊黃而脫落
花卉葉片邊薄、變黃 肥水不足,或株大盆小,盆內(nèi)根系過密或過衰老 應換盆、換土,通常在雨水到立夏時進行。但對冬季開
花的花卉,以9~10月?lián)Q盆為宜
喜半陰半陽的花卉葉片發(fā)黃,或喜陽花卉葉片 喜半陰半陽的花卉,處于高溫、強陽光下;喜陽花卉 夏季高溫時應將喜半陰半陽的花卉移入室內(nèi)或搭棚養(yǎng)護
發(fā)黃 長期放室內(nèi),光照不足 ;喜陽的花卉應移至室外通風、光照充足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