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圓柏、刺柏,屬柏科檜屬。原產(chǎn)我國北部及中部,現(xiàn)各均有栽培。樹形優(yōu)美,枝葉叢密,老樹枝干扭曲,古姿古態(tài),是市園林綠化應用最為廣泛的常綠樹種。 形態(tài)特征。常綠喬木,高可達20米,胸徑達3.5米。樹冠尖形或圓錐形,老樹則成廣卵形、球形或鐘形。樹皮灰褐色,呈淺條剝離,有時呈扭轉(zhuǎn)狀。老枝常扭曲狀,小枝直立,亦有略下垂自葉有鱗葉及刺葉兩種類型,鱗葉交互對生,多見于老樹或老枝_j刺葉常三枚輪生,長0.6~1.2厘米,葉上面微凹;有2條白色氣帶。雌雄異株,極少同株。球果近圓球形,徑6~8毫米。熟時暗色,被白粉。有l(wèi)~4粒種子,卵圓形?;ㄆ?月下旬,果多次10—11月成熟。 生態(tài)習性。喜光但耐陰性很強。耐寒、耐熱,對土壤要求不j|能生于酸性、中性及石灰性土壤上,對土壤的干旱和潮濕均有一的抗性。但在中性、深厚而排水良好處生長最佳。深根性,側(cè)根達。壽命極長。對多種有害氣體有一定抗性,對氯氣、氟化氫和硫抗性較強。分布。檜柏的故鄉(xiāng)在我國北部及中部地區(qū),在各地均有栽焉,已傳播到許多國家,是著名的園林樹種。北自內(nèi)蒙古及沈,南至兩廣北部,東自濱海省份,西至囚川、云南均有分布。
繁殖方法。多采用種子繁殖,也可采用扦插、嫁接繁殖。11中旬或3月上中旬平床條播。6月將純凈的種子混3倍濕沙堆積陰處,勿使其干燥。秋季篩去細沙,既可播種;或于第二年3將混沙種子至于向陽處,上蓋草簾,淋水保濕,見有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