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在長沙多個地方可以看見小攤宣傳售賣一種“百花草益壽茶”,號稱具有改善多種呼吸道問題、調(diào)理高血壓等功效。有市民還聽見小販以“可以治療霧霾引發(fā)的疾病”作為宣傳噱頭。
所謂“防霾”的確是一個噱頭,聽聽專家的分析就什么都清楚了。這種茶里包含茉莉花、羅漢果花、甜葉、茶葉梗四種東西,茶葉梗是用來耍奸使滑增加分量的,甜葉可以理解為一種植物“糖”,茉莉花芳香開胃,羅漢果花可以用于治療咳嗽。至于羅漢果花對咳嗽的療效到底如何,專家并沒有給予充分肯定。這么說吧,如果你要治療咳嗽,吃點甘草片,喝點止咳糖漿,甚至弄兩片枇杷葉煮水喝,其確切功效一定比上面的茶過硬。
如果你并沒有咳嗽之類的癥狀,那么就更不需要喝這種茶了。在霧霾面前,小販們的敏感性一點也不比大資本差。不說治咳嗽,單說可“防霾”,從這個小小的心思上面,就足以體現(xiàn)小販們把握社會脈搏的能耐。在談霾色變的當下,有人花心思為自己的家部署“新風系統(tǒng)”,當然也就有更多的人愿意花十塊八塊錢買些“防霾”茶。中國百姓天然信賴“有病治病,無病健身”的說法,花費不多,有沒有真正的效果,真的很要緊嗎?
這就有點像時疫流行時,各路專家推薦的各種“湯”和“茶”,更大程度上只是某種安慰劑。既然這樣的心理如此盛行,小販們自然樂得利用一下,把個原本叫“益壽茶”的東西包裝成“防霾茶”。沒有什么不好理解的,這種吆喝一聲足以擊中人心。打點夸大“療效”的擦邊球,本身算不上什么大惡。如果有人就是要相信它的“防霾”效果,那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在霧霾被真正治理之前,允許自我安慰錯了嗎?
何況,生活中有太多似是而非的流行說法,比如豬血可以清除粉塵。如果說它對消化道里的雜物有所謂“排毒”效果,還勉強能夠讓人相信,那么進入呼吸道的粉塵是如何被清除的,就實在是個科學之謎了。如果真要防霾,還是多點科學的素養(yǎng)。當然,最根本的防霾是消除霧霾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