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合地基豎向抗壓載荷試驗要點
a.0.1 本試驗要點適用于單樁復合地基載荷試驗和多樁復合地基載荷試驗。
a.0.2 進行復合地基平板載荷試驗前,應采用合適的檢測方法對復合地基豎向增強體施工質(zhì)量進行檢驗,必要時對樁間土進行檢測。
a.0.3 復合地基平板載荷試驗的承壓板面積等于受檢增強體所承擔的處理面積,樁的中心或多樁的形心應與承壓板形心保持一致,且形狀宜與受檢樁布樁形式匹配。承壓板可采用鋼板或混凝土板,其結(jié)構(gòu)和剛度應保證最大荷載下承壓板不翹曲和不開裂。
a.0.4 試坑底寬應不小于承壓板寬度或直徑的三倍,基準梁及加荷平臺支點(或錨樁)宜設在試坑以外,且與承壓板邊的凈距不應小于承壓板寬度或直徑,并不小于2m。豎向增強體頂面標高應與設計標高相適應,應采取措施避免地基土擾動和含水量變化。復合地基平板載荷試驗應在承壓板下設50mm~150mm的中粗砂褥墊層。有條件時,褥墊層厚度、材料宜與設計相同,褥墊層周圍約束情況應與實際情況接近。
a.0.5 當采用1臺以上千斤頂加載時,千斤頂規(guī)格、型號應相同,合力應與承壓板中心在同應一鉛錘線上,且并聯(lián)同步工作。加載時最大工作壓力不應大于油泵、壓力表及油管額定工作壓力的80%。荷載量測宜采用荷載傳感器直接測定,傳感器的測量誤差不應大于1%。應采用自動穩(wěn)壓裝置,每級荷載在維持過程中變化幅度應小于該級荷載增量的10%。應在承壓板兩個方向?qū)ΨQ安裝4個位移測量儀表。
a.0.6 宜按照預估的極限承載力且不小于設計承載力特征值的2.75倍確定最大加載壓力,加載分級不少于8級。正式試驗前宜按照最大試驗荷載的5%~10%預壓,卸載調(diào)零后再正式試驗。
a.0.7 每級加載后,按間隔(10、10、10、15、15)min,以后每級30min測讀一次沉降,當連續(xù)2小時的沉降速率不大于0.1mm/h時,可加下一級荷載。承載板尺寸較大時,加載壓力大于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后可根據(jù)經(jīng)驗適當放大相對穩(wěn)定標準。
a.0.8 出現(xiàn)以下情況之一時,可終止加載:
1 承壓板周圍隆起或產(chǎn)生破壞性裂縫;
2 荷載不變,24h沉降速率未能達到相對穩(wěn)定標準;
3 本級荷載的沉降量大于前級荷載沉降量的5倍, ~ 曲線出現(xiàn)陡降段;
4 沉降與承壓板寬度或直徑之比大于或等于0.10;
5 最大加載量達到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的2.75倍或設計要求。
a.0.9 卸載級數(shù)可為加載級數(shù)的一半,等量進行,每卸一級,間隔半小時,讀記回彈量,待卸完全部荷載后間隔三小時讀記總回彈量。
a.0.10 地基極限荷載取第a.0.9條第1~第3款對應荷載前面一級荷載。承載力特征值可按以下方法之一確定:
1 取比例界限對應的荷載,必要時結(jié)合 - 曲線特征確定,且不應大于極限荷載的一半;
2 無比例界限時,極限荷載除以2~3的安全系數(shù);
3 當 ~ 曲線是緩變曲線且不能確定極限荷載時,可采用相對變形值確定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相對變形值可根據(jù)增強體類型、地區(qū)或行業(yè)經(jīng)驗確定。按照相對變形值確定的承載力特征值不應大于最大加載壓力的一半。
a.0.11 一個檢驗批參加統(tǒng)計的試驗點不應少于3點,承載力極差不超過平均值的30%時,取其平均值作為承載力特征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