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蘆薈高產栽培技術

發(fā)布時間:2024-02-23
第一節(jié) 概述蘆薈,為百合科蘆薈屬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起源并主要分布于非洲大陸,我國云南省的元江有野生資源。蘆薈的食用部分為具有多漿汁的肉質葉片,葉片含有很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主要有較大量的b族維生素、纖維素、治愈激素、11種游離氨基酸、21種有機酸、鉬、鋅、鍺、硼等18種微量元素、葉綠素、抗氧化酶等生理活性和酵素物質,以及果酸、多糖、單糖,并含有蘆薈酊、蘆薈米酊、蘆薈烏爾辛等抗菌、抗御潰瘍等藥效成份,作為民間用藥已有4000年的歷史。近年來,把蘆薈用作蔬食已成為熱潮,在一些國家用蘆薈做成的高檔菜肴,諸如蘆薈沙拉、蘆薈紅燒牛肉、墨魚蘆薈炒番茄、蘆薈三文治等成為一些名餐廳中的熱門貨。美國目前是種植和使用蘆薈最多的國家,甚至在我國的海南島也有美國的蘆薈種植基地,并進入我國南北各方市場,價格昂貴。第二節(jié) 主要品種類型及其特性蘆薈的品種約有500種以上,各品種的形狀和性質差別很大,有高大如樹木,有小如3厘米高的小草,它們當中大都用于觀賞栽培,只有小部分為有食用和藥用價值,目前用于食用的蘆薈品種主要有如下幾種:1.多產蘆薈別名開普蘆薈、好望角蘆薈、恐怖蘆薈、青鄂蘆薈,原產于南非。其植株的莖長、直立,高可達3~6米,一般高1.5米左右,莖桿木質化,葉片30~50片,簇生于莖頂,葉片披針形,長達60~80厘米,寬12~18厘米,葉的正、背兩面及葉緣均有刺,葉深綠色至藍綠色,被白粉。圓錐花序,花被管狀,基部連合,上部分離成6個瓣,微向外卷,淡紅色至黃綠色,帶綠色條紋。雄蕊6枚,花藥與花柱外露,蒴果。為觀葉、觀姿、藥用的高生肉質草本。其汁液濃縮成薄片時呈現半透明,琥珀黃色或褐色有光澤無規(guī)則的塊狀,故又叫“透明蘆薈”,這種蘆薈缺乏產生分株、分蘗、分芽的繁殖能力,目前主要靠組培繁育。
2.庫拉索蘆薈別名羊角掌、巴正多斯蘆薈、美國蘆薈,較適宜作蔬菜用。庫拉索蘆薈為須根系,莖短,葉簇生于莖頂。葉片呈螺旋狀由下而上排列,葉肉肥厚多汁,披針形,長30~70厘米,寬4~15厘米,厚2~5厘米。葉片的基部寬闊先端漸尖,葉色粉綠,兩面有白色長橢圓形斑紋,但隨葉片生長變大白色斑紋逐漸消失,到4年左右成熟時幾乎看到不到斑點,其葉緣有疏生刺狀小齒?;ㄇo單生,有2~3條分枝,高約60~120厘米,總狀花序疏散?;S色或有赤色斑點,花被管狀,6裂,裂片稍外彎。蒴果三角形。莖背開裂。3.中華蘆薈又稱中國蘆薈、蘆薈、油蔥、元江蘆薈、斑紋蘆薈、象鼻草、象鼻蓮、羅緯草、羅緯花、龍角、龍蔑草、碧合草、烏七、奴會、逼大丹、火煉丹、亞哈菲等,產于我國云南省元江。為須根系,莖短、直立。莖基部易發(fā)生分蘗苗。葉片簇生于莖頂部,呈螺旋狀排列或對稱排列兩種。葉片直而肥厚,狹披針形,長30~70厘米,寬3~14厘米,厚2~5厘米,先端漸尖;淺綠色,兩面有白色斑紋,其斑紋比庫拉索蘆薈的大且明顯,葉片長大后也消失。葉緣有疏生刺狀小齒?;ㄇo單生,有分枝,總狀花序,黃色或紫色帶斑點,蒴果三角形。有人認為中華蘆薈是庫拉索蘆薈的變種,其化學成份基本相同,外形相似。主要區(qū)別在小苗期,中華蘆薈的葉尖很尖細,葉片上的白色斑點較明顯,庫拉索的葉尖呈鈍角;1年齡后,中華蘆薈的葉片較庫拉索的略薄,葉色較淺,葉型略似長等邊三角形。4.木立蘆薈又稱樹蘆薈、單桿蘆薈、日本蘆薈、木劍式蘆薈、龍角蘆薈,原產南非,主要分布在非洲。日本大量種植此品種,民間大量使用。在原產地非洲,木立蘆薈株高達6米以上,但在日本最高僅2米左右,莖象樹桿。其葉色呈灰綠色,葉片較細長,葉肉厚,葉緣具鋸齒狀刺,在冬季干燥時長出的葉其葉背上也有疏生小刺?;ǔ食燃t色,小花群集生于花梗的尖端處,形如一朵大花。蒴果。木立蘆薈的葉汁味苦,繁殖力強。5.花葉蘆薈別名斑紋蘆薈、皂質蘆薈,主要分布于南非的整個凱普州、德蘭士瓦州的東北部,以及美國的夏威夷、佛羅里達州?;ㄈ~蘆薈的特點是莖桿很短,葉簇生于莖基部,螺旋狀排列,葉片呈半直立或平行狀,長到50厘米左右時稍為向下彎,葉片肥厚,凝膠質多,吐狹披針扁平狀;上有明顯而美麗的白色斑點花紋。一般葉長20~70厘米,寬3~10厘米,厚0.2~2厘米;葉端漸尖,葉緣有刺狀小齒,于莖桿中心長出長的花莖?;ㄇo單生或有分枝,高50~100厘米;總狀花序、疏散、花被筒狀,桔紅色。蒴果呈三角形?;ㄈ~蘆薈的汁液呈強堿性,對黑斑病具較強的抗病力。
第三節(jié) 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蘆薈源產于熱帶,喜高溫干燥的環(huán)境條件。1.溫度蘆薈喜溫暖,能耐40℃的高溫;不耐寒,氣溫在0℃時即受凍害,耐低溫的能力因品種不同有所區(qū)別,其中木立蘆薈較為耐寒。2.水分蘆薈耐干旱力強,怕積水,在潮濕的土中很容易爛根死亡,澆水過多土壤不透氣也容易爛根死亡。3.光照蘆薈喜光,但過于曝曬會使蘆薈處于半休眠狀態(tài)或停止生長,尤其在苗期曝曬會使葉片變紫色或變干皺。4.土壤蘆薈對土壤要求不嚴格,耐貧瘠,但在貧瘠的土中及在粘重的土中,根系不發(fā)達,生長緩慢,植株細小。在疏松肥沃、排灌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沙土中生長快,葉片肥厚,色澤濃綠有光澤,產量好,最適ph值6~6.5。5.品種間對環(huán)境條件的適應力以中華蘆薈耐旱及耐干熱、耐貧瘠的土壤能力最強,分蘗率高。木立蘆薈耐寒力最強,花葉蘆薈抗病力強。第四節(jié) 栽培技術1.種苗的準備(1)種子繁殖育苗蘆薈種植后2~5年能抽花莖開花,但不易自花授粉結實獲得種子,需人工授粉處理才能獲得較多的種子才用種子播種所生的幼苗生長緩慢,從幼苗到成株約需3年,所以生產上少用種子繁殖,培育優(yōu)良新品種時,用種子繁育。播種期:保護地栽培,春、秋兩季都可以播種。播種方法:用苗盆或苗床育苗。床土用干凈的河沙,或用蛭石、草炭、珍珠巖各1份充分混合后裝入苗盆或在苗床上整平,澆透水后播種,點播或條播,播后覆蓋塑料膜保溫。苗期管理:從播種至出苗,如氣溫在15~30℃時,約30天后出苗,齊苗后要及時撤去覆蓋物。苗盆或床土見干后方可澆水或噴透水,直至再發(fā)干才澆水。小苗高約2厘米時,噴施0.1%磷酸二氫鉀水溶液,看苗生長勢少量施用。苗床育苗需進行分苗,把過密株分出另種,分苗在苗高約3~5厘米時進行,或按6~8厘米見方間苗,間苗時連根挖起,分至另一假植苗床,按6~8厘米見方假值,待苗高10厘米左右,有6葉1心時,可以移植于小號花盆,或溫室中地栽。(2)分株、分芽繁殖選擇適于分株、分芽的品種:中華蘆薈及庫拉索蘆薈(又稱美國蘆薈)具有很強的分株能力;木立蘆薈(即日本蘆薈)基部分株力比上述品種稍弱,但其葉腋處能產生分芽,再其次是花葉蘆薈,其葉腋處很少能發(fā)生分芽;而開普蘆薈(即多產蘆薈或好望角蘆薈)則缺乏產生分株、分蘗、分芽的能力,種苗主要靠組培來繁育。分株、分芽的培育:從母株分出來的子苗定植生根后,即又能分生新的幼芽。幼芽分離母株培植一年后,一株可分生20~30余株小苗芽或分蘗芽。用分蘗芽扦插成活率可達100%,從小苗到成株約需一年半左右,繁殖快,成本低。a.母株的培育:用半年生以上的健壯植株種植于土壤肥沃疏松的母本圃中,或用高20厘米、內口徑寬25厘米的瓦盆,盆土用肥沃的菜園土摻入河沙、草炭混合,盆底放馬蹄掌或經發(fā)酵漚熟的禽畜糞干或麻醬渣作底肥。所用的肥料和培養(yǎng)土最好經無菌無蟲處理,然后種植。種植的深度以種株最下部的葉基部離土面0.5~1厘米。母株種植后1~2個月,基部及根群處陸續(xù)分出新株,對遲遲未發(fā)生新芽的,可用小齒耙輕松土,并用刀在母株莖桿基部周圍按一定的間隔距離刻傷,隔天后再培上沙土,則很快陸續(xù)發(fā)生分蘗苗。b.分株苗的拔取:從根部長出的子株長到5~10厘米時,便可以拔出移植,比其小一點的苗雖也可移植,但發(fā)根慢,生長也慢,宜留在母株上長大后移植更好。有根的子苗生長比無根的快而壯健,因此在拔取子苗前一周,把達到5厘米以上的子苗用手輕輕扭轉約90度角,并培沙,或疏松其根附近的培養(yǎng)土,促使生根。生根后拔取時,用手捏住子苗的根部,用突發(fā)力拔起,隨后便可種植。從莖基發(fā)生分蘗苗常很大都無根,或需用手輕扭動后再培沙促使生根或用手扦插,長根后再種植。c.扦插時期:室內扦插可隨時進行。只要苗床溫度能控制在15~28℃間便可。d.扦插用的基質:把清潔無肥料的河沙或山砂,用1毫米的篩網過篩后使用,或用蛭石2份加珍珠巖1份混合拌勻后備用。e.扦插方法:無根的子苗從母株分出后,置放于陰涼處,待傷口稍干后扦插,置放的時間,夏季0.5~1天,春、秋季2~3天。苗床扦插的株行距為6~8厘米,埋土深0.5~1厘米,切勿將苗心埋入基質中。f.扦插后的管理:扦插后噴透水,直至發(fā)根時不再澆水,苗床上可覆蓋薄膜控制溫濕度。溫度以在15~28℃、濕度75%~85%為最適宜,最低不能低于8℃,最高不超過35℃,不然容易發(fā)生爛苗。冬季扦插,日間地溫室宜保持在20℃以上,夜溫在5℃以上,必要時用地熱線控溫。夏季扦插要用遮陽網適度遮陽,高溫期宜用地下水噴霧降溫,于早晚進行。扦插后20~30天,小苗生根后,可噴灑0.1%磷酸二氫鉀1~2次。約2個月可出圃種植。無根的分蘗苗和子芽,扦插前用生根素涂在切斷面上,可促進生根。(3) 切莖繁殖法用于日本木立蘆薈。能在短期內繁殖更多的子苗,但母株的莖必須長而壯實。其繁殖方法如下:選擇高30厘米的植株,在生長點向下約7~8厘米的葉節(jié)處,用利刀或剪刀剪下,要求剪下的上部具有5~7片葉,茬部有3~4片葉,可促使茬部萌發(fā)側枝和分蘗芽。 剪斷的上部曬10~15天,使切口愈傷,然后剝去近切口處的2片葉,扦插于素沙苗床中,不需澆水。約1個月后,輕輕試拔插穗,如拔不動即已生根。(4)組織培養(yǎng)是大量快速繁殖種苗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中尤其是好望角蘆薈,不易發(fā)生分株,分蘗芽能力弱,需要用組織培養(yǎng)種苗。 接種材料。取蘆薈嫩莖尖部分用清水沖洗數次,再用洗
上一個:硬盤接口有哪4種,硬盤的接口方式主要哪幾種
下一個:更改屏幕密度會導致顯示不正常,建議(更改屏幕密度會導致顯示不正常華為)

服務器怎么搭建環(huán)境(服務器搭建是什么意思)
監(jiān)護人不管孩子的后果
怎么把手機距離感應器,如何校準手機距離感應器
供應意大利blumel固定開關
旺詮薄膜RTX0621R300FFTP,1206 300mΩ ±1% 1W貼片電阻
不兼容的應用程序怎么修復(不兼容的應用程序是什么意思)
厚聲1206W4F1912T5E電阻
oracle存儲過程怎么使用(oracle存儲過程視頻教程)
如茶的女人唯美的女人
電子廣告顯示屏報價(廣告電子屏多少錢)
十八禁 网站在线观看免费视频_2020av天堂网_一 级 黄 色 片免费网站_绝顶高潮合集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