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飲茶文化興于唐代并不是偶然的,中國的社會是皇權(quán)社會,皇帝的好惡足以影響全社會。大唐天子成為天下第一茶人,從而確立了茶之國飲的地位,大大推動了唐代茶葉的生產(chǎn)和茶文化的形成與發(fā)展。
唐僖宗李儇(862—888):懿宗李漼在位時為李儇打造了一套金銀茶具,后因武宗毀佛,咸通十五年,僖宗下詔送還佛骨,嗜茶的僖宗奉上一套自用的金銀茶具。《物帳碑》載了一筆:“茶槽子、碾子、茶羅子、匙子一副七事,共八十兩。”七事指茶碾子、茶?軸、羅身、抽斗、茶羅子蓋、銀則、長柄勺等。除七事外,僖宗還供有三足架摩羯紋銀鹽臺、籠子兩枚,還有茶碗、茶托等。這套等級最高、規(guī)格最全的唐宮茶具于1113年后的重見天日。
毫無疑義,地宮系列茶具是迄今為止世界文化史上發(fā)現(xiàn)時代最早、器形品類最完整、制作最為精美的茶具。法門寺唐塔地宮一套完整的宮廷茶具的出土,引起海內(nèi)外茶文化界的矚目。懿宗李漼和僖宗李儇父子倆的鼎鼎大名亦載入茶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