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蛾科昆蟲的一種,原產(chǎn)中國,馴化在室內(nèi)飼養(yǎng),故又稱家蠶。養(yǎng)蠶和利用蠶絲是人類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約在4000多年前中國已有記載,至少在3000年前中國已經(jīng)開始人工養(yǎng)蠶。公元551年,有兩個外國修道士把蠶繭帶到歐洲。蛾體中型,雌、雄觸角皆為櫛齒狀,雄性櫛齒略長;喙退化,下唇須短小,無單眼,體翅灰白色,翅脈灰褐色。蠶吐絲結(jié)繭時,頭不停擺動,將絲織成一個個排列整齊的∞字形絲圈。每織20多個絲圈(稱一個絲列)便動一下身體的位置,然后繼續(xù)吐織下面的絲列。一頭織好后再織另外的一頭,因此,家蠶的繭總是兩頭粗中間細。家蠶每結(jié)一個繭,需變換250~500次位置,編織出6萬多個8字形的絲圈,每個絲圈平均有0.92厘米長,一個繭的絲長可達1500~3000米。絲腺內(nèi)的分泌物完全用盡,方化蛹變蛾。
下面介紹一下蠶卵、蠶蛹、蠶蛾的形態(tài)及桑蠶的生長特點?!?br>
【申集中】【蟲字部】蠶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4
【卷十三】【䖵部】蠶
--------------------------------------------------------------------------------
任絲也。從䖵朁聲。昨含切關于蠶桑的文化歸園田居
?。ㄆ湟唬?(晉·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過故人莊
?。ㄌ啤っ虾迫唬?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渭川田家
?。ㄌ啤ね蹙S)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立,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鄉(xiāng)村四月
?。ㄋ巍の叹恚?br>
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
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四時田園雜興
?。ㄆ湟唬?br>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蠶婦
(宋·張俞)
昨日入城市,
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
不是養(yǎng)蠶人。蠶婦吟
?。ㄋ巍ぶx枋得)
子規(guī)啼徹四更時,
起視蠶稠怕葉稀。
不信樓頭楊柳月,
玉人歌舞未曾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