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越陳越香,是它陳化作用的結(jié)果,也因此具備了收藏的價值。
先貼一條與普洱茶拍賣有關(guān)的消息:
2005年,“馬幫茶道·瑞貢京城”老舍茶館,姜昆主持拍賣,張國立先生捐獻出來的一桶(7餅),以160萬的價格成交。
如果愛好普洱茶收藏的朋友,一定看到過這則消息。如果是剛接觸普洱茶的新朋友,看了這則消息,心里想必也暗自激動,也有躍躍欲試的沖動。此刻,我想對剛接觸普洱的朋友說一句,先別著急!
普洱茶不是天生下來就是收藏品,它同其他茶品一樣,它最初的功能就是解渴。而后,因為口感的獨特,以及具備陳化的優(yōu)勢,才逐漸被世人認(rèn)可,才慢慢被人收藏。
因此,我更希望看到的是,普洱茶喝的屬性大于收藏的屬性,換言之,我們收藏普洱茶的目的是希望多年以后,可以和老友一同品飲這時間的味道。而不是剛開始就賦予它投資的名義,希望多年以后能一夜暴富。
我想如果一味追求它增值,把它同貨幣捆綁在一塊,那你收藏多年的普洱茶一定摻有雜味兒,這種雜味俗稱銅臭味。
只有消費市場不斷增大,你收藏的普洱茶才會有增值的機會。如果都把普洱茶存放在倉庫,喝的卻是紅酒可樂,那普洱增值便只是一句謊話。
所以,我想對有收藏普洱茶意向的朋友提個小小要求:你收藏的茶,首先是你喜歡喝的。這也是收藏普洱最基本的原則。
這讓我想起了,我剛做茶葉時有個朋友問我,云南普洱茶有這么多的山頭,形態(tài)各異,還分生熟,你打算怎么選擇?難道全部都銷售?我清楚的記得,當(dāng)時我回了一句,先從我自己喜歡的開始吧!現(xiàn)在想想,我現(xiàn)在經(jīng)營普洱茶的方式,竟然一直在踐行曾經(jīng)說過的話。
現(xiàn)在做茶,我一直秉行一個原則:首先自己要喜歡,過不了自己這關(guān),便絕不會輕易推薦給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