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排水工程施工要點

發(fā)布時間:2024-02-20
在路基排水施工中,我們需要了解路基設施的基本類型、基本構造要求以及邊溝、截水溝、排水溝、暗溝、滲井等主要路基排水工程的施工技術要點,今天就針對這些問題,一一來和大家一起學習解惑。
一.地表排水設施施工
(一). 邊溝施工技術
1 邊溝的斷面類型
2 邊溝的施工技術要點
邊溝的施工技術要點包括以下幾項
(1)挖方地段和填土高度小于邊溝深度的填方地段均應設置邊溝;路堤靠山一側坡腳應設置不滲水的邊溝。
(2)為了防止邊溝水流漫溢或沖刷,邊溝應分段設置出水口,一般地區(qū)梯形邊溝的每段長度不宜超過500m,多雨地區(qū)不宜超過300 m;三角形邊溝的每段長度不宜超過200 m。
(3)平曲線處邊溝施工時,溝底縱坡應與曲線前后溝底縱坡平順銜接,不允許曲線內內側有積水或外溢現(xiàn)象發(fā)生。曲線外側邊溝應適當加深,其增加值等于超高值。
(4)認真做好邊溝加固工作
(5)邊溝與填方毗鄰處應設跌水或急流槽,將水流直接引到填方坡腳之外,以免沖刷邊坡,影響路基穩(wěn)定。
(6)當邊溝水流向橋涵進水口時,為避免邊溝受流水沖刷,施工時應考慮進行如下處理
(7)當邊溝水流至回頭彎處時,流水一般已充滿邊溝斷面,流速也較大,此時應順著邊溝方向沿山坡開挖排水溝,將水流引至路基范圍以外的自然溝,或用急流槽引下山坡,以免增加對回頭彎邊溝的沖刷。
(8)在暴雨較多的地區(qū),若挖方路基的縱坡陡長,下端接有小半徑曲線或平緩的縱坡路段,為避免水流漫溢、沖刷或軟化路基,危及路面,則可在變坡點附近或進入彎道前設置橫向排水溝,必要時增設涵洞將邊溝水排至路基范圍以外。
3.邊溝的施工質量標準
(二)截水溝施工技術
1.截水溝的斷面類型
2.截水溝的施工技術要點
截水溝的施工技術要點:
(1)在無棄土堆的情況下,截水溝的邊緣離開挖方路基坡頂?shù)木嚯x視土質而定,以不影響邊坡穩(wěn)定為原則。
(2)山坡上路堤的截水溝應離開路堤坡腳至少2m,并將挖截水溝的土填在路堤與截水溝之間,修筑傾向截水溝的坡度為2%的護坡道或土臺,使路堤內側的地面水流入截水溝排出。(3)當截水溝的長度超過500m時,應選擇適當?shù)攸c設置出水口,將水引至山坡側的自然溝中或橋涵進水口。截水溝必須有牢靠的出水口,必要時需設置排水溝、跌水或急流槽。截水溝的出水口必須與其他排水設施平順銜接。
(4)為防止水流下滲和沖刷,截水溝應進行嚴密的防滲和加固處理。在地質不良地段和土質松軟、透水性較大或裂縫較多的巖石路段,對溝底縱坡較大的土質截水溝及其出水口均應采取加固措施,防止?jié)B漏和沖刷溝底及溝壁。
(三) 排水溝施工技術
1.排水溝的斷面尺寸和類型
排水溝的橫斷面大小視匯集和排泄的水量,經水文計算而定,通常都大于邊溝橫斷面。排水溝的橫斷面形式應根據(jù)地質情況選定,土質地段多為梯形,石質地段多為矩形。底寬與深度不宜小于0.5 m,土質排水溝的邊坡坡度為1∶1~1∶1.5。
2.排水溝的施工技術要點排水溝的整體施工要點如下
(1)排水溝的線形要求平順,盡可能采用直線形,轉彎處宜做成弧線,其半徑不宜小于10 m。排水溝的長度應根據(jù)實際需要而定,通常不宜超過500 m。
(2)當排水溝沿線路布設時,應離路基盡可能遠一些,距路基坡腳不宜小于3 m。
(四) 跌水與急流槽施工技術
跌水與急流槽是路基地面排水溝渠的特殊形式,設置于排水的高差較大而距離較短或坡度較陡的地段。當水流通過坡度大于10%、水頭高差大于1 m的陡坡地段或特殊陡坎地段時,需設置跌水或急流槽。
跌水與急流槽的施工技術要點如下:
(1)由于縱坡陡、水流速度快、沖刷力大,因此要求跌水與急流槽的結構必須穩(wěn)固耐久,通常應采用漿砌塊石或混凝土預制塊砌筑,并采取相應的防護加固措施。跌水的臺階高度可根據(jù)地形、地質等條件確定。多級臺階的各級高度可以不同,一般不應大于0.6m,通常是0.3~0.4m,其與長度之比應與原地面的坡度相適應。
(2)急流槽的縱坡坡度不宜超過1∶1.5,同時應與天然地面坡度相配合。當急流槽較長時,可用幾個縱坡,一般是上段較陡,向下逐漸放緩。
(3)當急流槽很長時,應分段砌筑,每段不宜超過10m,接頭處用防水材料填塞密實。
(4)急流槽的砌筑應使自然水流與涵洞進、出口之間形成一個過渡段,基礎應嵌入地面以下,基底要求砌筑抗滑平臺并設置端護墻。路堤急流槽的修筑,應能為水流入排水溝提供一個順暢通道,路緣石開口及流水進入路邊坡急流槽的過渡段應連接圓順。
(5)在高路堤道路縱坡不大的地段,急流槽進水口在路肩上可做成簸箕形,導引水流流入急流槽。在縱坡較大的地段,應在路肩上增設攔水帶,攔截上游來水,并使其進入急流槽。
(6)植長草困難的土質高路堤,為防止雨水漫流,沖刷邊坡,可在路肩外緣設攔水帶,將路面和路肩上的雨水分段集中,通過路堤邊坡上的急流槽排至路基范圍以外。
(7)攔水路緣石是為了避免高路堤邊坡被路面水沖毀而設置于路肩上的一種構造物。攔水路緣石將水流攔截至挖方邊溝或在適當?shù)攸c設急流槽引離路基。與高路堤急流槽連接處應設喇叭口。攔水路緣石必須按設計安置就位,并且應穩(wěn)固,設攔水路緣石路段的路肩宜適當加固。
蒸發(fā)池施工技術
跌水與急流槽是路基地面排水溝渠的特殊形式,設置于排水的高差較大而距離較短或坡度較陡的地段。當水流通過坡度大于10%、水頭高差大于1 m的陡坡地段或特殊陡坎地段時,需設置跌水或急流槽。
蒸發(fā)池的施工要點如下:
(1)蒸發(fā)池邊緣離路基邊溝的距離應以保證路基穩(wěn)定和安全為原則,并不應小于5m,濕陷性黃土地區(qū)不得小于濕陷半徑。池中水位應低于排水溝的溝底。
(2)蒸發(fā)池池底宜設0.5%的橫坡,入口處應與排水溝平順連接。
(3)蒸發(fā)池四周應進行圍護。
(4)蒸發(fā)池應根據(jù)具體情況采取適當?shù)姆雷o加固措施,蒸發(fā)池的設置不應使附近地面鹽漬化、沼澤化或對周圍環(huán)境產生不利的影響。
二、地下排水設施施工
2.1 暗溝施工技術
1.暗溝的設置與構造
暗溝又稱為盲溝,是設在地面以下用以引導水流的溝渠,無滲水和匯水的作用。當路基范圍內遇有個別泉眼泉水外涌、路線不能避開的情況時,為將泉水引出路基,需要修建暗溝。
2.暗溝的施工工藝流程
3.暗溝的施工技術要點
暗溝的施工技術要點如下
(1)施工前,應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檢查暗溝的設計布置、出水口是否合理。放樣定線時須注意出水口的高程、溝底縱坡。圓管管頂以上的覆土厚度應不小于0.7 m。
(2)開挖位置確定后,用石灰撒出開挖線。開挖時應從下游往上游進行,在土質地基上采用機械開挖時,基底應預留20cm左右的厚度采用人工挖土清底、清壁,以確?;撞槐粩_動?;组_挖完成后,應盡快進行基槽整修、清理等工作,并檢查基底高程和斷面尺寸。
(3)排水構筑物砌筑時,鋼筋混凝土圓管管道的安裝工序為平基—管子就位—穩(wěn)管—管座—抹帶;蓋板溝施工時應先沿槽底澆筑混凝土或砌筑漿砌片石(或預制塊)基礎,再砌溝壁,完成后,溝壁內側、砌筑式溝底用砂漿抹面。
(4)泉眼處應根據(jù)泉眼的分布范圍確定匯水井的形狀和尺寸,可采用圓形或方形匯水井。砌筑井基礎、井壁、井口,井內壁抹面,并清理井底的泥土等雜物后蓋上蓋板,蓋板必須嚴密穩(wěn)定。
(5)暗溝安裝完成后,應進行溝內、管內污物的清理,有閉水試驗要求的管段應在回填前進行閉水試驗,試驗測定的滲漏量應符合相關標準。試驗合格后及時回填?;靥畈牧弦陨车[類或碎石類為宜,回填時應注意控制回填土的密實度。
(6)為防止泥土或砂粒從蓋板之間的縫隙落入泉眼或堵塞溝道,可在蓋板表面鋪碎(卵)石一層,上填沙礫,或用土工布直接覆蓋蓋板進行保護。
2.2 滲井施工技術
1.滲井的設置與構造
2.滲井的施工工藝流程
3.滲井的施工技術要點
滲井的施工技術要點如下
(1)滲井的尺寸一般為50~60 cm,井深應保證將地面水或淺層地下水引入透水層。
(2)施工前,應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核查原設計是否合理,并進行現(xiàn)場清理。放樣時,采用經緯儀或全站儀引測控制樁,打上中心樁,測出地面高程,用石灰線撒出開挖線。
(3)開挖時應根據(jù)土質、水文條件、開挖深度等因素確定井壁支護措施和臨時排水措施,一般采用人工開挖。滲井開挖應隨挖隨支撐,及時回填,確保施工安全順利。開挖至預定深度后,應檢查井底是否位于透水層內及透水層內的滲井高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開挖應以連續(xù)的方式進行,以防止井壁坍塌。挖好后,應盡快驗收井底高程、井身寬度、井底及井壁地質狀況和清污程度等。
(4)滲井驗收合格后,應盡早填筑篩分沖洗過的填充料。井內填充材料按層次在下層透水范圍內填碎石或卵石,上層不透水層范圍內填砂或礫石。填充料應采用篩洗過的不同粒徑的材料,并應層次分明,不得粗細料混雜填充。
(5)滲井離路堤坡腳不應小于10 m,滲井頂部四周(進口部分除外)應用黏土筑堤維護。
(6)井壁和填充料之間應設反濾層。填充時反濾層既可采用土工布,也可采用集料。采用土工布做反濾層時,頂部用土工布完全封蓋碎石層表面并縫合接頭。當排出地表水時,在滲井頂部四周用混凝土或黏土筑成圍堰圍護,井頂用混凝土蓋板蓋嚴,以防滲井淤塞。進口部分應安裝鍍鋅鐵絲網(wǎng)或鐵條格柵,以防止雜物進入。井蓋下的井圈既可改為漿砌片石或預制磚砌筑,也可采用混凝土現(xiàn)澆。當排出地下水時,在滲井頂部反濾層上面砌筑一層20cm厚的砂漿片石封閉層,或夯填不小于30 cm厚的黏土層,下設雙層反鋪草皮。
2.3 滲溝施工技術
1.滲溝的設置與構造
當路線所經地段遇有潛水、層間水,路塹頂部出現(xiàn)地下水,或地下水位較高,影響路基或路塹邊坡穩(wěn)定時,需修建滲溝將水排出。滲溝的作用就是在地面以下匯集流向路基的地下水,并通過溝底通道將地下水排至路基范圍之外。滲溝是用得較多的一種構造物,同時又是隱蔽工程,因此要精心施工。
1)填石滲溝
填石滲溝的埋置深度應滿足滲水材料的頂部(封閉層以下)不得低于原有地下水位的要求。當排除層間水時,滲溝底部應埋于最下面的不透水層上。在冰凍地區(qū),滲溝埋深不得小于當?shù)刈钚鼋Y深度。
填石滲溝只宜用于滲流不長的地段,且縱坡不能小于1%,宜采用5%。出水口底面高程應高出溝外最高水位0.2 m。
2)管式滲溝
管式滲溝的泄水管可用陶瓷、混凝土、石棉、水泥或塑料等材料制成,管壁應設置泄水孔,交錯布置,間距不宜大于20 cm。滲溝的高度應使填料的頂面高于原地下水位。溝底墊枕一般采用干砌片石,如溝底深入到不透水層時宜采用漿砌片石、混凝土或土工合成的防水材料。
3)洞式滲溝
洞式滲溝適用于地下水流量較大的地段,洞壁宜采用漿砌片石砌筑,洞頂應用蓋板覆蓋,蓋板之間應留有空隙,以使地下水流入洞內。洞式滲溝的填料頂面宜高于地下水位,頂部必須設置封閉層,厚度應大于500 mm。蓋板間應留有20 mm的縫隙,在蓋板頂上鋪以透水的土工織物。滲溝的迎水面處應設置多層反濾層,每層由150~250 mm厚的粒料組成,其級配組成應滿足反濾層的要求和排水要求。
4)邊坡滲溝
邊坡滲溝主要用于疏干潮濕的土質路塹邊坡坡體和引排邊坡上局部出露的上層滯水或泉水邊坡坡面應采用干砌片石覆蓋,以確保邊坡干燥、穩(wěn)定。邊坡滲溝的基底應設置在潮濕土層以下的干燥地層內,階梯式泄水坡坡度宜為2%~4%?;讘佋O防滲層,溝壁應設反濾層,其余部分用透水性材料填充。邊坡滲溝的深度應根據(jù)邊坡潮濕土層的厚度確定,原則上應埋入潮濕帶以下較穩(wěn)定的土層內或地下水位線以下,最好將溝底置于堅硬的不透水層內,且應比滑動面低0.5m。
5)支撐滲溝支撐滲溝用于較深(2~10 m)滑動面的不穩(wěn)定邊坡,或路塹、路堤坡腳下部等部位。支撐滲溝是滑坡整治的一種工程技術措施,主要有主干支撐滲溝和支干支撐滲溝兩種。主干支撐滲溝一般順滑坡方向平行修筑,支干支撐滲溝一般可與滑坡移動方向成30°~45°的交角,并可延伸到滑坡體以外,起攔截地下水的作用。
支撐滲溝的結構形式有條形、枝杈形、拱形等。支撐滲溝的基底宜埋入滑動面以下至少500mm,排水坡度宜為2%~4%。當滑動面較緩時,可做成臺階式支撐滲溝,臺階寬度宜大于2m。滲溝側壁及頂面宜設反濾層。滲溝的出水口宜設置端墻。端墻內的出水口底部高程應高出地表排水溝常水位200mm以上,寒冷地區(qū)宜大于500mm。承接滲水排水的排水溝應進行加固。
6)無砂混凝土滲溝
2.滲溝的施工工藝流程
3.滲溝的施工技術要點
滲溝的施工技術要點如下
(1)施工前,應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核查原設計是否合理,并進行現(xiàn)場清理。
(2)根據(jù)滲溝的大小及現(xiàn)場條件,選擇采用人工或機械開挖,開挖方向宜從下游往上游進行,溝槽的開挖寬度及放坡可根據(jù)設計、土質、挖深及水位確定,優(yōu)先采用直立溝或直立溝加支撐的方式。開挖過程中應注意檢查控制基底高程、斷面尺寸,做到不超挖、不擾動槽底基土。
(3)開挖滲溝時應隨挖隨支撐并迅速回填,不可暴露太久,以免造成坍塌。
(4)溝槽按設計開挖至預定深度后,應檢驗基槽的土質類型和地質水文狀況,以決定是否需要加深溝槽或變更設計布置。
(5)滲溝基底應埋入不透水層,滲溝溝壁的一側應設反濾層匯集水流,另一側用黏土夯實或漿砌片石攔截水流。
(6)滲溝頂部應設置封閉層,防止泥沙進入反濾層和防止地面水進入滲溝。
(7)滲溝的出水口處宜設置端墻,端墻下部留出與滲溝排水通道大小一致的排水溝,端墻排水孔底面距排水溝溝底的高度不宜小于0.2 m,在寒冷地區(qū)不宜小于0.5 m。端墻出口的排水溝應進行加固,防止沖刷。
(8)當挖方路基在路床(路基頂面以下)內時,由于地下水的作用,易出現(xiàn)土質軟濕、彈簧、冒漿、強度降低等現(xiàn)象,導致路面破壞。
(9)滲溝溝內常用作排水和滲水的填充料有碎石、卵石和粗砂等,使用前須經篩選和清洗?;垓炇蘸细窈?,滲溝材料的安裝可采用下面兩種方法。
(10)為了便于檢查和維修滲溝,宜每隔30~50m或在平面轉折和坡度由陡變緩處設置檢查井。
2.4 滲水隧洞施工技術
滲水隧洞又稱泄水隧洞,用于截排或引排埋藏較深的地下水,或與立式滲井(滲管)群配合使用,以排除具有多層含水層的復雜地層中的地下水。
設置滲水隧洞時,必須掌握詳細的水文地質資料,查明地下水的層次、分布及流量,以便準確地定出隧洞的位置。
滲水隧洞的橫斷面尺寸應根據(jù)埋置深度、施工和維修條件確定,結構尺寸應由計算確定。滲水暗溝和滲水隧洞的縱坡不宜小于5‰,條件困難時不應小于2‰。
2.5 仰斜式排水孔施工技術
仰斜式排水孔是采用小直徑的排水管在邊坡體內排除深層地下水的一種有效方法,它可以快速疏干地下水,提高巖(土)體的抗剪強度,防止邊坡失穩(wěn),并減少對巖(土)體的開挖,加快工程進度和降低造價,因而在國內外山區(qū)公路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仰斜式排水孔施工程序如下:
(1).先用鉆機在挖方邊坡平臺上沿水平方向鉆入滑坡體的含水層,鉆孔的仰斜坡可為10%~20%,然后在孔內推插入pvc排水管。
(2)帶孔的pvc排水管的圓孔直徑為10 mm,縱向間距為75 mm,沿管周分三排均布排列,一排在管頂,其他兩排在管的兩側,頂排圓孔與側排圓孔交錯排列。
(3)在靠近出水口1~2m的長度內應設置不帶槽孔的pvc排水管,并在進出水口600 mm長度范圍內用黏土填塞鉆機與排水管之間的空隙,防止因泉水外滲而影響邊坡穩(wěn)定。
(4)鉆達含水層后,用帶過濾器的保護管保護鉆孔。在透水性弱的地基集水時,整個保護管都要安裝過濾器。
2.6 檢查井施工技術
一般情況下,滲溝每隔30 m、滲水涵洞每隔120 m及平面彎曲、縱坡變坡點(由陡變緩)等處,均宜設置檢查(疏通)井。兼起滲井作用的檢查井的井壁應設置反濾層。檢查井的直徑不宜小于1 m,井內應設檢查爬梯,井口應設井蓋,當深度大于20 m時,應增設護欄等安全設備。
2.7 反濾層施工技術
在滲溝的迎水面設置粒料反濾層時,粒料反濾層應用顆粒大小均勻的碎、礫石分層填筑。土工布反濾層采用縫合法施工時,土工布的搭接寬度應大于100 mm,鋪設時應緊貼保護層,但不宜拉得過緊。土工布破損后應及時修補,修補面積應大于破壞面積的5倍。
本文僅供參考,一切均以實際情況為準
上一個:移動云wifi收費嗎(中國移動云wifi怎么收費標準)
下一個:耐寒月季栽培關注日常管理

塑料大頭泵安裝
筆記本買哪個品牌的好一點,買筆記本電腦什么牌子比較好
一位水暖工程師十年施工的收獲
小米黑屏了怎么關機重啟不了怎么辦啊
ipad mini2怎么防盜,ipad2防盜追蹤嗎ipad被弄丟了有人說有這功能真的嗎怎么弄
花木春天栽培養(yǎng)護管理技術
游戲主播電腦配置2022,游戲主播的電腦配置大概是多少
4s怎么設置siri
個人所得稅撤銷申訴怎么操作
win7 無法檢查更新(windowsupdate當前無法檢查更新,因為未運行服務)
十八禁 网站在线观看免费视频_2020av天堂网_一 级 黄 色 片免费网站_绝顶高潮合集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