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比其他茶類耐泡,已經(jīng)為眾多茶人所知,也成為衡量普洱茶優(yōu)劣的一項標準。這主要是從茶葉內(nèi)含物質(zhì)角度來說,因為普洱茶制作原料——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的內(nèi)含物質(zhì)較其他茶類更豐富飽滿。普洱茶究竟能泡多久,除了和茶樹品種有關,還取決于很多影響因素。
一、影響普洱茶耐泡度的因素
1.葉片的老嫩
很多茶友都知道全是芽尖的茶不耐泡,而一芽兩葉或者三葉耐泡度要高一些,如果采用一定量的茶梗,茶梗中含有很高的氨基酸和香氣物質(zhì),它的質(zhì)地比葉片要“硬”,相對于葉片來說耐泡度更高。總體來說,嫩度低的茶葉比嫩度高的茶葉耐泡。
2.制茶工藝
做茶工藝中揉捻過重,葉片細胞壁破損越多,水浸出物溶出也越快,耐泡度就會相應降低,茶滋味苦澀重。反之,揉成泡條,細胞壁破損不足,茶汁不易析出,茶倒是耐泡了,但茶味寡淡。發(fā)酵度淺的比發(fā)酵度深的耐泡,生茶比熟茶耐泡。
3.泡茶方法
泡茶時主要有四個影響因素:投茶量、注水量、出湯速度、水溫。投茶量越少、注水量越多,茶葉越不耐泡,反之茶則越耐泡;出湯速度越慢越不耐泡,反之則越耐泡;水溫的高低也能決定一款茶是否耐泡,水溫越高茶耐泡度越低。
4.采摘時機
茶葉采摘時間也有差異,并不是越早越好,太早了芽葉尚未完全成熟,雖然有一定的鮮香味,但內(nèi)含物質(zhì)不夠充分,滋味不突顯,芽葉表面硬度不夠,茶物質(zhì)浸出速度過快而不耐泡。采得太晚芽葉沒有滋味,內(nèi)含營養(yǎng)物質(zhì)會隨著葉片的成長釋放,慢慢向木質(zhì)化發(fā)展,導致茶葉失去品飲的價值。
5.采摘季節(jié)
一般春茶相比秋茶內(nèi)含物質(zhì)豐富。茶樹經(jīng)過整個冬天修養(yǎng),儲存了更多的營養(yǎng)成分。而春季恰逢云南干季,降水少,光照充足,溫度較高,有利于芳香物質(zhì)形成,使得茶滋味厚實、鮮爽,所以春茶比秋茶耐泡。
二、普洱茶可以沖泡幾次?
普洱茶比一般茶葉耐泡,一般的熟茶可以沖泡8-10泡。比較新的生茶,可以沖泡到15-20泡。年代越久的老茶,耐泡程度越高,直到湯味很淡為止。普洱茶一般用95℃的沸水沖泡。高溫有利于發(fā)散香味,有利于茶味的快速浸出。煮純水或山泉水時不宜過度沸騰,避免水中的氧氣過少,影響茶葉的活性。
為了使香味更加純正,有不要第一泡的“水洗仙顏”,即第一次沖下去的沸水要立即倒掉。普洱茶正式?jīng)_泡前一般須溫茶,可進行1-2次,不僅可以去除普洱茶的雜味,清潔茶葉,還能起到醒茶的作用。但洗茶的速度一定要快,以免影響茶湯滋味。第二泡起作飲用,沖泡時間掌握在10-20秒。第三泡的沖泡時間比第二泡長,可以延長為30-40秒。從第四泡沖泡開始,我們需要通過細心觀察湯色,把握溶出物質(zhì)的多寡,控制沖泡時間。沖泡次數(shù)越多茶水濃度越淡,則沖泡時間也就可以越長。
三、普洱茶第幾泡最好喝?
普洱茶可以多次沖泡,對每一泡每個人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很多人說,第3-5泡時普洱茶口感最好,畢竟1-2泡茶還沒有完全泡開,滋味還沒有全部出來,而后面幾泡滋味又漸漸減淡,這樣說有一定的道理。
不過,3-5泡茶確切地說是各方面展現(xiàn)最好的,卻不能說是最好喝的,畢竟每個人對好喝的認知不一樣。有的人喜歡滋味比較濃烈一點的,也就認為滋味盡出的那幾泡好喝;而有的人比較喜歡滋味寡淡的茶,那么會覺得6-7泡之后苦澀褪去、入口清甜的感覺更好。
因此,關于普洱茶第幾泡最好喝,我們無法給出具體的答案,所謂“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華,五道六道也不差,七泡有余香,八道有余味,九道十道仍回味”,也只能說第幾泡口感表現(xiàn)較佳,自己認為第幾泡好喝罷了。
不管你喜歡什么口味的普洱茶,覺得哪一泡好喝,我們都希望每個愛普洱茶的人都可以靜下心來一泡一泡喝茶,更加透徹地感受一款茶的變化,真正地懂得這款茶的韻味。喝懂這杯,才是我們的追求,而不是糾結耐不耐泡,哪一泡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