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幾種果樹各生育階段的適宜土壤水分 一年內(nèi)蘋果的生育期分為花芽分化期、花期、果實膨大期、成熟期4個生育階段。試驗資料顯示,蘋果花芽分化期的適宜土壤濕度是田間持水量的71.3%,花期為70%左右。果實膨大期是需水高峰期,也是需水關鍵期,此期水分狀況與果實大小及產(chǎn)量關系密切相關,適宜土壤含水量為72—75%。成熟期土壤濕度不宜太高,控制在65%左右最好。在干旱區(qū)生長的蘋果,根系分布深度為100—150厘米,主要根系活動層深度為80—100厘米,所以灌水計劃層定為80—100厘米較適宜。
梨樹的生育期可分為花前期、花期、果實膨大期及成熟期。階段需水量以果實膨大期最大。此期根、葉和果實均處于旺盛生長狀態(tài),缺水對產(chǎn)量的影響最大,是需水的關鍵期。梨樹是耗水量較多的果樹,因此各時期要求的水分狀況較高。據(jù)試驗資料表明,梨樹各生育階段的適宜土壤含水量為花前期71.2%,花期74.3%,果實膨大期75.3%。灌水的計劃濕潤層深度一般為80—100厘米。
葡萄生育期分為發(fā)芽期、抽穗展葉期、花期、果實膨大期和成熟期。葡萄發(fā)芽期需要較好的水分狀況能保證花穗的良好分化和形成,對供水狀況最為敏感,是需水關鍵期,土地含水量一搬要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70—80%,其它時期適宜的土壤含水量則分別是:抽穗展葉期65—75%,花期65—80%,果實膨大期75—85%,成熟期65—70%。灌水計劃層一般為80—100厘米。
二、適用的微灌技術 最適用于幾咱果樹的微灌技術主要有涌泉灌、滴灌、滲灌等。
涌泉灌又名叫小管出流灌,被廣泛地應用果樹灌溉,此項技術是采用φ4毫米的細管與毛管連接作為灌水器,以小股水流、射流形式局部灌溉作物根區(qū)土壤中,涌泉灌各級管通一般采用塑管,全部埋于果樹空行的土壤。只是最末級的細管出流口露出地表,在一棵樹的地表根區(qū)附近出流,并輔以田間滲水溝控制水量分布。涌泉灌抗堵能力強,水質(zhì)凈化處理簡單,操作簡便,可以自動化施肥,并能適應目前生產(chǎn)責任制條塊田。
滴灌是利用安裝在未級管道上的滴頭,孔口或與毛管一體的滴灌帶作灌水器,適用于果樹灌溉。一般一行果樹鋪一行滴灌毛管,一棵果樹根據(jù)其大小繞樹分布幾個滴頭。果樹滴灌毛管都放在地表。滴灌具有省水、省工、可結(jié)合灌溉進行施用肥料和農(nóng)藥,便于自動化控制,適宜于一家一戶條塊田灌溉和用水計量收費。
滲灌是滲水毛管埋于果樹行地表以下30—40厘米,壓力水通過滲水毛管管壁的毛細孔,以滲流的形成濕潤果樹根系附近土壤,與涌泉灌和滴灌相比,滲灌更加節(jié)水節(jié)能,灌溉水直接送到作物根區(qū),地表基本干燥,果樹棵間蒸發(fā)很少,水的利用率可達95%以上。同時不破壞土壤結(jié)構,方便耕作和克服塑管地表鋪設易老化的問題。上世紀九十年代運城地區(qū)果樹地大面積推廣群眾獨創(chuàng)的塑料細管扎眼埋于地下進行滲灌果樹的方法也屬滲灌,此項技術雖比上一種滲灌水的均勻度差,但投資少,設備制作簡單,技術易于掌握,在水資源貧乏地區(qū)值得推廣應用。
摘自:2005.7.12.2版《陜西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