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英國茶業(yè)專家羅伊·莫克塞姆在《茶——嗜好、開拓與帝國》一書中所描寫的,1662年葡萄牙國王胡安四世的女兒凱瑟琳·布拉甘扎嫁給英國國王查理二世,其隨行的嫁妝中就包括一箱茶葉。在英國貴族看來,茶是一種有異國情調(diào)的飲品,是傳說中的“仙草”。凱瑟琳為英國上流社會帶來一種新的風尚,這一風尚流行了400多年。
一種又苦又澀的葉子漂洋過海到達萬里之遙的英倫小島,最終成為一個民族鐘愛的飲料。在英國貴族看來,喝茶不是因為茶有包治百病的藥用,而是因為喝茶是一種附庸風雅的文化消費。至18世紀,英國上至貴族皇室,下至乞丐仆人,都將喝茶作為一天的必修課。布羅代爾將喝“加了茶葉的熱水”視為文明進步的標志。人類學家艾倫·麥克法蘭認為,英國工業(yè)革命的起源與茶葉有著莫大關系。18世紀中葉,工業(yè)革命正如火如荼地進行,隨之而來的是城市人口膨脹、居住擁擠、疾病傳播,而飲茶改善了英國工人階級的健康狀況,并大大減少了酗酒行為,使英國社會道德風尚煥然一新,茶在工業(yè)革命時代“飛入尋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