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收成。在每年夏秋季節(jié),植株開花前割取全草,曬干入藥。生長兩年后秋末,挖出根莖曬干入藥。做菜用可適時采收加工。
3.田間治理。留意中耕鋤草。為促進生長,要及時追肥,以氮肥為主。在開花前與結籽后澆水追肥1次,這時蒲公英葉子已完全籠蓋地面,只要拔除田間個別大草即可。蒲公英抗病力很強,很少發(fā)生病蟲害。
2.播種和定苗。蒲公英在春、夏、秋季均可播種。條播,按行距25-30厘米,開0.5-1厘米淺溝,將種子平均撒入,播后用鋤推平。如干旱可及時澆水。高6-8厘米時定苗。做藥用的株距一般定為20-25厘米,做菜用的株距適當密一些。
1.選地整地。蒲公英適應性很強,一般土地均可,施有機肥、磷肥、鉀肥后,深翻土地,整細整平,做畦后澆水。
蒲公英又名黃花地丁、婆婆丁、黃花苗等,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既可作為蔬菜食用,又可全草入藥,營養(yǎng)豐碩,藥用價值高,是一種貴重的藥食兼用型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