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工作中經(jīng)常遇到這樣的問題:領導問你這項利潤有多少,或者老板問你這項能掙多少錢。事關真金白銀,絕對糊弄不得,聽到你的答案后,領導或老板會打破砂鍋問到底,詳細詢問這個數(shù)據(jù)是如何得來,所以我們需要拿出一份令人信服的成本測算。
其實成本測算和港式報價的思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下面用一個工程實例幫助大家理順成本測算思路。
1、工程實例介紹
為了幫助大家理解成本測算思路,我選擇一個有代表性的分部分項工程:墻面干掛石材。之所以說有代表性,是基于兩點考慮:一是因為墻面干掛石材施工工藝較為復雜,材料種類繁多;二是和定額測定存在較大差異(后面會說到具體差異),分析施工成本測算(可以簡單理解為企業(yè)定額)與預算定額兩種模式的不同。
當然,做好成本測算的第一步則是工程量的計算,準確來說就是消耗量的測算,這就需要結合施工圖紙。本案例的具體圖紙如下:
圖一:立面圖 圖二:剖面圖
圖三:節(jié)點圖(jd-14) 圖四:節(jié)點圖(jd-25)
圖五:節(jié)點圖(jd-32)
上面圖紙的排放順序是遵循看圖的一般原則,即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大樣圖)→節(jié)點圖。不過,相信第一次接觸該類工程的同學,還是會心存疑惑。為了更好地理解圖紙大意,我先介紹一下算量的思路:一般有兩種。第一種是由里即外,即基層→骨架→面層;第二種是由表入里,面層→骨架→基層。這里選擇第一種方式,主要施工做法如下:
1)采用400*200*10mm預埋件,隨土建混凝土澆筑時一起施工(詳見圖五jd-32);
2)豎向立柱采用60*80*4mm熱鍍鋅方鋼管,與預埋件之間用(285+60)*100*8mm熱鍍鋅連接件進行螺栓連接(兩對m12x110mm不銹鋼螺栓組,詳見圖五jd-32);
3)橫向支撐采用l50*5mm熱鍍鋅角鋼,與豎向立柱焊接(詳見圖四jd-25);
4)橫向支撐與石材掛件進行螺栓連接(1對m8x35mm不銹鋼螺栓組,詳見圖四jd-25);
5)石材做開槽處理,采用環(huán)氧樹脂ab膠與石材掛件粘接(詳見圖jd-25/14);
6)石材橫向縫隙,采用硅酮耐候膠進行密封處理,塞φ8泡沫棒(詳見圖四jd-25);
7)石材豎向倒角處理,采用硅酮耐候膠進行密封處理,塞φ8/φ18泡沫棒(詳見jd-14)。
2.本測算過程
在上面的施工做法分析中,刻意保留了材料的具體規(guī)格型號,一是與施工圖紙進行對照,二是方便后期成本測算時直接提取。
整個測算過程如下圖所示:
對于上面的測算表,這里做幾點說明:
1)選取的測算樣板為900寬(兩側各為200寬)的石材分格;
2)材料損耗率是根據(jù)施工經(jīng)驗及管理水平綜合考慮,每個公司及項目存在差異;
3)出于方便物資采購的考慮,材料的單位進行了換算,比如預埋件按照“套”,密封膠按照“支”;
4)材料的規(guī)格型號依據(jù)圖紙,可能與現(xiàn)場施工存在差異;
5)實際工作中,一些成本占比較小的材料一般忽略不計,此處為了更好地顯示圖紙中的所有材料種類,也進行了計算,如表格中的“泡沫棒”。
以上測算是根據(jù)現(xiàn)有圖紙進行計算的。即使計算到這個程度,依然有施工圖紙覆蓋不到的地方。比如鋼材焊接處使用到的紅丹防銹漆及銀粉漆、螺栓調(diào)整所用到的一些必需墊片。還有一些需要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施工進行調(diào)整,如不銹鋼連接件、石材掛件等。所以說,圖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按圖施工其實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下的愿景,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圖紙僅作為參考,還需要根據(jù)施工現(xiàn)場進行據(jù)實調(diào)整。
接下來就是根據(jù)計算出來的消耗量,結合企業(yè)內(nèi)部的分包控制價、物資詢價(可以根據(jù)歷史采購價的數(shù)據(jù))進行工料機分析,具體過程如下表所示:
這里同樣做幾點說明:
1)一般來說,處于成本管理的考慮,消耗性輔材(如電焊條)、小型機具均納入勞務分包的范疇;
2)石材倒角一般在工廠加工,出于實際采購的習慣,這里納入材料費的范疇;
3)不銹鋼掛件(t型件和l型挑件)的規(guī)格型號是根據(jù)施工現(xiàn)場實際尺寸進行測定。
另外,對于勞務分包模式的選擇,還存在另外一種聲音,也就是擴大勞務分包,即施工單位只采購主材,其他輔材全部打包給勞務隊伍(本工程為例,施工單位只采購石材和鋼材,剩余全部材料由勞務分包方采購)。
這樣做的好處有兩點:一是減少企業(yè)的管理成本;二是減輕部分墊資壓力。不過,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我們也能看到這種方式可能帶來的隱患:
1)對項目成本的整體把握能力不強。如果沒有對勞務分包的那部分材料費進行準確測算,那就難以評估勞務分包價格的合理性。同時,在投標階段,對業(yè)主的報價也缺乏足夠的成本數(shù)據(jù)支撐;
2)存在質(zhì)量方面的隱患。如果施工單位一味地壓低勞務分包價格,只能說羊毛出在羊身上,勢必造成勞務分包方偷工減料,采用劣質(zhì)材料等后果。一旦突破對方的承受極限,那么很可能破罐子破摔,最后還是由施工單位兜底。
最后,成本測算只能無限接近實際發(fā)生成本,而不能完全到達,精細化成本測算就是減小二者的偏差。以上成本測算表格僅供參考,格式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種成本測算、分析的思路。
3、定額測算與實際測算的對比分析
上面花了很大的篇幅說了項目成本測算過程,是為了幫助大家理解項目成本是怎么得出的。那么現(xiàn)在我們看一下,如果根據(jù)預算定額,是否可以進行成本測算。這里以湖北省2018版定額為例進行分析,為了方便展示,采用廣聯(lián)達云計價平臺軟件界面,截圖如下:
1)一般需要用到三個定額子目,包括面層安裝、骨架制安、預埋件安裝;
2)預埋件安裝定額子目,根據(jù)相關章節(jié)說明(三、干掛石材骨架按鋼骨架項目執(zhí)行。預埋鐵件按“第二章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工程”鐵件制作安裝項目執(zhí)行)再來分析一下定額中的工料機,如下圖所示:
對定額中的材料進行分析:
1)圖中標紅的材料是可以在圖紙中找到的,其他的材料基本上就是消耗性輔材了;
2)定額中的有些材料是不能直接使用的,如密封膠是按照“kg”出的消耗量,但在實際詢價中,如果你問材料供應商每kg的單價,他是無法回答你的(實際是按照“支”進行采購)。類似的還有鐵件綜合、型鋼綜合等,這些都是無法直接進行詢價的;
3)定額中的材料消耗量也是無法直接使用的,如果直接拿來生搬硬套,那與項目實際成本則會相差十萬八千里;
4)單個定額子目的材料分析,由于篇幅原因,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評論區(qū)留言探討。
所以,預算定額不能完全反映出項目實際的材料消耗,不能完全指導項目生產(chǎn)施工,更不能以此指定項目物資需求計劃。從施工單位的角度來說,預算定額代表的是收入,和項目成本是兩條平行線,二者不能混淆。
4、結語
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在數(shù)字化改革浪潮的背景下,造價人該如何乘風破浪呢?李克強總理對青年學生們說過這么一句話:樹高千尺,營養(yǎng)還在根部。盡管我們已經(jīng)進入電算化的時代,在享受科技紅利的同時,也不能忘了最基礎的東西,掌握最基本的成本測算思路。萬變不離其宗,只有掌握造價的魂,通過不斷的精打細算,才能贏得更多操作空間。對于我們造價人來說,隨著預算定額發(fā)布的逐步取消,精細化成本測算的要求會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我們掌握基本的成本數(shù)據(jù),做到心中有數(shù)。
正所謂,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如何成為造價人中的行家呢?這就需要有對數(shù)據(jù)的高度敏感性和感知力,注重基礎數(shù)據(jù)的積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要想獲得這些數(shù)據(jù),我們必須在日常工作中一點一滴地積累總結,就可以形成自己的成本數(shù)據(jù)庫,將精細化成本測算進行到底。以點帶面,由表入里,最終如庖丁解牛一樣,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