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的文化中,喝湯喝茶,都會發(fā)出很大的聲音,聲音越大,表示這款茶越好喝,也體現(xiàn)了對泡茶者的尊重。
而在我國,俗話說“食不言寢不語”,吃東西的不說話,喝茶的時候不發(fā)出聲音,也是有教養(yǎng)的體現(xiàn)。
但在專業(yè)的評茶過程,經常聽到評茶員喝茶“咻”的聲音,從專業(yè)的角度講,也有道理的。
喝茶聲音怎么產生
“咻”的聲音,是茶湯被吸入口中產生的,看似不雅,其實是評茶的一種方法,叫“吮吸法”。
舌頭頂著上顎,嘴吸入空氣,茶湯順著舌頭兩邊吸到口中,到舌頭中間,“咕嚕咕嚕”一聲,茶湯在口中回蕩片刻,再緩緩滑向喉嚨。
讓每個一味蕾細胞充分感受一款茶的甜苦酸澀,隱藏得再深的茶都難以逃過專業(yè)評茶員的嘴,優(yōu)點和缺點在一瞬間被赤裸裸的展示出來。
舌尖主要感受甜味,舌根主要感受苦味,舌兩側后部主要感受酸味,舌兩側前部主要感受咸味,舌面則可感受鮮味和澀味。
當在評茶的時候,請“肆無忌憚”的發(fā)出聲音。對于喝茶,講究的是放松,幾個朋友喝茶,喝出聲音也無妨,但是當參加安靜的茶會或者在周圍畢竟安靜的時候,“咻”的一聲明顯會很突兀,所以也盡量避免這種情況,通常這種環(huán)境也不是評茶的時候。
送個愛茶的你四個字:見機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