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學名:香茅
拉丁學名:moslachinensismaxim
別稱:香薷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綱: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
亞綱:菊亞綱(asteridae)
目:唇形目(lamiales)
科:唇形科(labiatae)
亞科:野芝麻亞科
族:刺蕊草族
屬:香薷屬(elsholtzia)
分布區(qū)域:遼寧、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北
形態(tài)特征
香薷直立草本,莖高55-65cm。基部分枝較長,向上分枝漸短。莖四棱形,基部類圓形,中上部莖具細淺縱槽數(shù)條,四棱上疏生長柔毛,柄內(nèi)為鄭曲柔毛。葉對生;葉柄長0.7-1cm,被小纖毛;葉片披針形,長3-6cm,寬0.6-1cm,先端漸尖,基部漸狹,邊緣具5-9個銳淺鋸齒,側脈明顯,上面黃綠色,被短柔毛,間有長綿毛,下面較淡,主脈上為長柔毛,余為短柔毛,兩面均具凹陷腺點。總狀花序密集成穗狀,長2-3.5cm,苞片覆瓦狀排列,倒卵圓形或圓卵形,長5-6mm,寬4-4.5mm,先端短尾尖,全緣,上面上半部被疏柔毛,下部近無毛;下面密被白色長柔毛,半部密生凹陷腺點,邊緣具長睫毛,脈7-9條,自基部掌狀生出?;üiL1-1.5mm,被短柔毛?;噻娦?,長4mm,寬2-2.5mm,外被白色柔毛及凹陷腺點,內(nèi)面在喉部以上被白色綿毛,下部無毛,萼齒5,鉆形或披針形,近相等,約為全長的2/3,果時基部膨大;花冠淡紫色,或少有白色,長0.6-0.8cm,伸出苞片,外被微柔毛,內(nèi)面在下唇之下方冠筒上簇生長柔毛,冠筒基部具一圈長毛環(huán),余部脈上具疏短毛茸,下唇中裂片邊緣具不規(guī)則圓或尖鋸齒,先端凹入;雄蕊、雌蕊內(nèi)蒙,退化雄蕊2,發(fā)育,二藥室近相等,花絲極短,無毛,著生于花冠筒內(nèi);柱頭2裂,反卷;花盤前方指狀膨大。小堅果扁圓球形,直徑0.9-1.4mm,表面具疏網(wǎng)紋,網(wǎng)眼內(nèi)平坦,具疣狀突起?;ㄆ?月,果期7月。
生于山野。香茅是禾本科香茅屬約55種芳香性植物的統(tǒng)稱,為常見的香草之一。因有檸檬香氣,故又被稱為檸檬草。治療風濕效果頗佳,治療偏頭痛,抗感染,改善消化功能,除臭、驅(qū)蟲??垢腥荆諗考∧w,調(diào)理油膩不潔皮膚。賦予清新感,恢復身心平衡(尤其生病初愈的階段)。是芳香療法及醫(yī)療方法中用途最廣的精油。也可用于室內(nèi)當芳香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