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利用指令系統(tǒng),以較少的指令完成控制任務,還要掌握一些常用的編程技巧。
1.梯形圖行線、觸點
梯形圖每一行都是從左邊母線開始,線圈接在最右邊。觸點不能放在線圈的右邊,在繼電器的原理圖中,熱繼電器的觸點可以加在線圈右邊,而plc的梯形圖是下不允許的。圖7.26中,a)圖錯誤,b)圖正確。
2.線圈不能直接與左邊母線相連
如果需要,可通過一個沒有使用的內部輔助繼電器的常閉觸點或者專用內部輔助繼電器來連接。如圖7.27所示。
3.同一編號的線圈不能重復使用
同一編號的線圈在—個程序中使用兩次稱為雙線圈輸出,雙線圈輸出容易引起誤操作,應盡量避免線圈重復使用。也就說,同一個位,作為輸出只能使用—次,但作為觸點則可無限制地重復使用。
例如圖7.28中的繼電器i000、i001、i002、i003、q200的觸點可以在程序中無限制地使用,但q200作為輸出只能使用一次,圖a)中,q200作為輸出使用了兩次是錯誤的。
對于程序中有多處需改變同一個輸出的狀態(tài)時,可把這些條件并聯(lián)到一起然后輸出,如圖b)所示。
4.梯形圖必須符合順序執(zhí)行的原則
梯形圖應符合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地執(zhí)行,如不符合順序執(zhí)行的電路不能互接編程,圖7.29a)所示的橋式電路就不能直接編程。
對于確實需要橋式電路的地方,可按其邏輯關系等效成非橋式電路,如圖7.29b)、c)所示。
5.編程技巧
1)把串聯(lián)觸點多的電路塊編在梯形圖上方可減少指令數(shù),圖7.30中,a)比b)少了指令orld。
2)把并聯(lián)觸點多的電路塊放在梯形圖左方,可縮短程序。圖7.31中,b)比a)少了指令andld。
3)并聯(lián)線圈電路,從分支點到線圈之間無觸點,則線圈應放在上方,例如圖7.32b)節(jié)省了主控指令,這就縮短了編程、節(jié)省了存儲空間。
4)復雜電路的處理。如電路的結構比較復雜,可將程序分成簡單的程序段,分段按順序分別編程后,再用andld、orld等指令聯(lián)接,完成邏輯編程。如果用andld、orld等指令難以解決,可重復使用一些觸點畫出它的等效電路,然后進行編程就比較容易了。例如圖7.33、圖7.34所示的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