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地區(qū)春蘭花芽的形成,一般在立夏期間。也就是春分前后所發(fā)的葉芽長新根后不斷生長時,就在母株和爺株的春蘭球莖葉夾傍進行花芽分化。蕙花花芽一般在芒種前后產生。這過程要經歷兩到三個月完成。
自古至今養(yǎng)蘭者,都有固定花芽扣水一說。六月下旬到七月下旬,整整一個月的高溫期,正是扣水的關鍵時期。因此時蘭蕙在高溫下,一般都有休眠或半休眠的現(xiàn)象產生,營養(yǎng)生長基本停止或緩慢生長,期間正是生殖生長的重要階段。如果此時還象往常一樣澆水,可促使一定程度的降溫,因而起到提高蘭蕙營養(yǎng)生長的進度,抑制了生殖生長。其次:葉芽和花芽的關系是互為轉化的關系。在高溫下,人為的澆水降溫,可使“立夏”和“芒種”期間形成至今的一些弱小花芽就有轉化成葉芽的條件。為此古今蘭人為了能夠年年賞花,都要在期間進行扣水,以利固定花芽,也就是抑制其向葉芽的轉化。再次:陰長葉,陽易花也是這個道理。蘭蕙如果稍陽,水分干的也快,花芽也就多些;同樣的管理,只要稍陰一些,葉芽發(fā)的就較多,因為陰養(yǎng),相對的水分消耗就少,易使本來形成的花芽轉變?yōu)槿~芽。第四:扣水僅對壯芽有效。弱病芽是很難形成生殖生長滴,即使扣水也是無效的。第五:在扣水期間,配以磷肥的目的,也是為了抑制蘭蕙的營養(yǎng)生長,促進蘭蕙的生殖生長。反之,如果此時噴些氮肥,那么更為使花芽轉化為葉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秋芽就紛至而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