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都有一個疑問?茶葉過期到底能不能喝。黑茶、普洱這些很多朋友都知道是能喝的,但是對于一些常見的綠茶紅茶能不能喝就存在疑問了。有時又會看見一些老茶友,過期茶一樣照常喝,而且喝得津津有味,這疑問就更濃了。
想要解決這個疑問,我們首先要認清楚幾個問題!第一個就是國家強制規(guī)定的保質期是多少?第二個就是怎么判斷茶葉還可不可以飲用?第三個就是茶葉實際還可以飲用期是多少?
一、國標下的各大茶類保質期?
綠茶:綠茶由于是種不發(fā)酵茶,保質期很短,一般為6-18個月,現(xiàn)在通常標識保質期為18個月(540日)。
黃茶:黃茶是種微發(fā)酵茶,保質期會比綠茶長,一般可以放至18個月到36個月不等,黃茶現(xiàn)在標識最多是18個月和36個月,
紅茶:紅茶是種全發(fā)酵的茶,保質期更長,一般18個月到36個月,現(xiàn)在很多標識都是標識36月,也有一些是標18個月或者24個月。
青茶:青茶是種半發(fā)酵茶,現(xiàn)在保質期多數(shù)也是標識18個月到36個月,清香型的一般為18個月,濃香型和單樅、臺灣烏龍大多都是標識36個月。好像老鐵(鐵觀音)和巖茶等經(jīng)過焙火工序的青茶在保存環(huán)境和保存技術允許下是可以長期存放的。
白茶:白茶是種輕發(fā)酵的茶,《gb/t30375-2013》規(guī)定保質期是只要存放在合適的環(huán)境下,是可以長期存放的。
黑茶:根據(jù)國家標準《gb/t32719.1-2016》中,對其“保質期”的說明是:在符合規(guī)定的條件下,“產(chǎn)品可長期保存。”
普洱:普洱這種茶不管生熟,只要是在合適環(huán)境下存放,也是可以長期存放的。
袋泡茶:袋泡茶屬于再加工茶類,是必須要打上日期的,而且保質期多為24-36個月,這是不管里面裝的是什么茶類,只要是袋泡就要有保質期。
二、怎么判斷過期茶還可不可以飲用?
過期茶正因為是過期了,所以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怎么判斷還能不能喝?
其實還是一樣的,一看茶葉有沒發(fā)霉,觀察茶葉色澤有沒發(fā)生異樣改變,只要發(fā)霉了再好的茶葉也不能喝。
二摸,摸一下茶葉條索有沒變軟,有沒受潮跡象。
三聞,聞下有沒異味,沒有異味證明這個茶起碼沒受到污染。
四泡,品嘗茶葉是否出現(xiàn)異樣味道,是否喝下去感覺不舒服。
如果都沒用,那這個茶就是可以喝的!至于這么看有沒過期,更是簡單,一是看保質期,二看干茶顏色有沒失色,變得暗淡,三聞香味有沒散香,四品飲,湯色有否改變,滋味是否鮮爽。
三、實際上過期茶能喝不?
能喝,只要沒有變質的茶都能喝?只是好不好喝的問題!保質期在日本又叫最佳賞味期,換句話就是說你在他這個保質期內(nèi)能品嘗到最佳滋味,像茶葉這類產(chǎn)品過了保質期也不意味著不能品嘗,只是味道不如保質期內(nèi)的好罷了。而根據(jù)在《gb7718-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對保質期的描述,也是這個意思,在保質期內(nèi)你是可以喝到外包裝描述的口感滋味。下面我就對各大茶類的過期茶是否繼續(xù)飲用進行下介紹!
綠茶:過了保質期我建議大家就不要喝了,拿去煮茶葉蛋也好,雖然是能喝,但是失去綠茶的鮮爽和滋味,這樣的茶純粹就是喝個顏色,雖然有些人說什么老龍井,但是一來我沒喝過這些老龍井但是喝過過期的綠茶,淡而無味失去其鮮爽,我是不喝過期的綠茶的。而且最關鍵的綠茶是不發(fā)酵的,意味著存放對綠茶來說是一個品質下降的過程。
黃茶:和綠茶一樣,不建議喝超出保質期外,黃茶就放容易與空氣發(fā)生反應,顏色進行變化,滋味也發(fā)生改變,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酸澀味。
紅茶:說是過期會散香,也沒那么鮮爽,但看產(chǎn)地吧!如果是祁紅那些的確是超出期限喝味道差異明顯,但是滇紅我到覺得差別真的沒那么大!英紅也是,只是沒那么鮮爽,但品質還是有所下降,沒有滇紅耐放。
烏龍茶:烏龍茶這真的就是看品種了,那些清香型的真的就是要保質期內(nèi),但是好像老鐵和一些大紅袍越放越有味道,不過這些陳放更為講究,甚至需要進行復焙。
白茶:這個就是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不過真的就是要保管得好。
黑茶、普洱:這個是一早就熟為人知的越陳越香的系列,老六堡、老普洱更是有很多實例去證明他的品飲安全性和茶葉的后轉化。
袋泡茶:這個主要是看茶類,好像普洱袋泡那些其實說是2-3年保質期,其實很多人都是喝那些過期n久的普洱袋泡茶,只要你那個袋質量可以的,過期真的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不能擺上貨架而已,當然如果是綠茶袋泡之類的還是別喝過期的。
對于這個保質期的概念其實我們是可以理解國家為了保證食品安全的一個措施,畢竟不是所有人能正確分辨茶葉是否還能繼續(xù)飲用的,而且國家出臺這個保質期也的確是部分茶葉的最佳賞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