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此病主要為害葉部。病斑褐色、近圓形、圓形小點狀,邊緣不整齊,呈細齒狀。在葉片正面的病斑中部多有一深色突起,氣候潮濕時突起物顏色淡,而且有光澤。病斑密集且占大部分葉片時,葉片變典且易脫落。
【病原】苜蓿假盤菌的致病性
【發(fā)生規(guī)律】病菌在田間未腐爛的葉片上越冬。第二年春季,當(dāng)溫濕度合適時,子囊盤放出子囊孢子侵染植株的下部葉片。
【防治方法】⒈病菌在田間未腐爛的葉片上越冬。第二年春季,當(dāng)溫濕度合適時,子囊盤放出子囊孢子侵染植株的下部葉片。要認真清除病殘體,減少次春的初侵染源。
⒉選用抗病品種,且提倡苜蓿與禾本科牧草混播,減少發(fā)病。
⒊田間由感病葉片上的子囊孢子造成再侵染。因此,當(dāng)植株普遍發(fā)病后,盡量刈割,以減輕下茬的發(fā)病。
⒋在種子間夾雜的碎葉片可以傳帶病原菌。種子田可用殺菌劑保護,如70%代森錳鋅600倍液;75%百菌清500~600倍液;50%苯萊特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播種前要篩選,以去掉病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