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食物中藥與便方》
【原料】紫菜25克,黃獨(dú)6克。
【制作】黃獨(dú)用適量清水煎沸后去藥渣,取湯,加入紫菜再煮沸。
【用法】不拘時飲用,并食紫菜。癰疽陰癥、肝炎病人不宜飲。
【功效】化痰軟堅(jiān),清熱利尿,止血解毒。適用于頸間癭瘤、瘰疬、瘡癰及濕性腳氣、淋病等病癥。
【注釋】紫菜為紅毛菜科植物甘紫菜的葉狀體,干品常泡發(fā)后配菜食用。《隨息居飲食譜》謂本品性味甘,涼,能和血、養(yǎng)心、清熱利尿。《現(xiàn)代實(shí)用中藥》謂(紫菜每1000克含碘18毫克),“治水腫、淋病、濕性腳氣、甲狀腺腫、慢性氣管炎、咳嗽“.黃獨(dú)(即黃藥子)每1000克含碘量約14.3毫克,兩味藥合用,對缺碘所致甲狀腺腫有可靠的治療作用。又因紫菜、黃獨(dú)有涼血解毒利尿作用,故對淋病、濕性腳氣亦有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