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如何選購古樹生普?
近幾年普洱江湖古樹概念持續(xù)升溫,披著古樹外衣的普洱茶價格持續(xù)走高!一些無良賣家紛紛聞風而動。把低價壩壩茶、小樹茶包裝成高價古樹茶兜售。這對于新入門的小白而言絕對是個大坑。一不小心上當受騙,舍財事小,傷身事大。下面介紹一下如何簡單辨別古樹的方法。
價格
價格是買賣雙方繞不開的話題。云南大葉種毛茶樹齡越老價格越高。如果把樹齡過百年的稱為古樹,那么在春茶采收之際,很多玩家,藏家就已經(jīng)上山高價收購了很大一部分。由于這部分買家,既具備一定的品鑒功力,又不會把茶投向市場變現(xiàn)。所以導致古樹毛茶在山頭的成交價格就已經(jīng)被推的很高。茶農并不會因為你是不是茶商而低價賣茶給你。如果賣家的茶,價格很便宜,那你就要多個心眼兒了。
八大名山頭的茶更是供不應求,有錢也未必能買到。雖然每年各大名山之間價格有變化,但總體是向上的趨勢。勐海茶區(qū)山頭茶價格最高,其次是勐庫,最后是臨滄。切記一點,價格貴不一定是古樹,古樹價格一定不便宜。
葉形
觀察葉形。網(wǎng)上有很多關于通過葉形來判斷樹齡的言論,譬如數(shù)葉脈、看葉緣鋸齒等等。在此不作過多評論。經(jīng)過本人實地勘察、比對,數(shù)葉脈看鋸齒研判樹齡的準確度極低。不同的樹種、土壤、海拔、光照、氣候,以及是否矮化過。都對葉脈和鋸齒有重大的影響,而且比對結果顯示與樹齡大小無直接關聯(lián)。所以不要學著照貓畫虎。
如果是毛茶散料,首先觀察葉片是否厚實。也就是看起來有沒有厚重的感覺。有些揉捻重的葉片甚至能觀察到膠質附著在表面。然后觀察芽葉數(shù)量,通常情況茶農對于古樹春茶的采收,不會完完全全按照所謂的一芽二葉或者一芽一葉的標準采收。主要還是根據(jù)老嫩適度的原則采收一芽二三葉。所以如果你買到的茶全部都是標準的一芽一葉,或者一芽二葉。結合價格好好想一想,心里就有答案了。最后看茶毫,這更沒有什么標準與樹齡直接掛鉤。也并不是網(wǎng)上宣傳那樣茶毫越多樹齡越大。
餅形
古樹底料一般不會壓制成357克的大餅,通常都是200克,或100克左右的小餅。茶餅的外形不如你想象那么美觀,毛茸茸的芽面,烏黑的茶餅。正常的古樹料,看上去要芽葉比例適度,條索厚實,紋理清晰。
滋味
關于滋味不好一概而論,不同的生長環(huán)境會有不同的滋味。哪怕同一個山頭陽坡陰坡之間的滋味都不盡相同。但古樹茶一定韻味足,有鮮明的特點。譬如香氣、苦、澀、甘、生津等,總有一個或者幾個,十分鮮明的特點讓你為之一振。這與個人喜好的口感無關,是古樹與生俱來的天性。并不是所有的古樹料都是你所喜歡的口感。關鍵在于你能不能體味出某一款古樹料獨有的韻味。
耐泡度
古樹料一定耐泡度很高,但也不會如吹噓的那般。正常情況下,古樹料在標準沖泡方式下,口感曲線會在第13泡左右開始逐步衰減。用標準沖泡方法,如果口感在13泡之前的某一位置開始斷崖式下墜,那么一定不是古樹料。
以上關于古樹生茶選購的簡單技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具體的操作實踐技巧,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