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公司的計價軟件鎖不小心插至b公司的專用電腦上,發(fā)現(xiàn)插錯鎖,馬上取出,重新在a公司專用電腦上制作上傳報價。但已被識別硬件信息,導致a、b兩家公司計價軟件加密信息中的加密鎖序列號相同,按投標文件雷同、作廢標處理。
2:a公司的投標文件鎖不小心插至b公司的專用電腦上,發(fā)現(xiàn)插錯鎖,馬上取出,重新在a公司專用電腦上制作上傳標書。但已被識別硬件信息,導致a、b兩家公司編制計算機硬件信息相同,按投標文件雷同、作廢標處理。
3:a公司標書新人委托b公司標書老人幫忙對其做的標書進行檢查,b公司標書老人收到a公司的投標文件后在b公司電腦上修改完發(fā)回a公司。導致a、b兩家公司編制計算機硬件信息相同,按投標文件雷同、作廢標處理。
4:a公司委托專業(yè)報價員c做報價,b公司也委托報價員c做報價(a、b不知道同時委托c做報價),報價員c在自己電腦上直接制作上傳了a、b兩家公司的報價。導致a、b兩家公司計價軟件加密鎖信息中的加密鎖序列號相同,按投標文件雷同、作廢標處理。
所以:投標文件鎖、報價軟件鎖、投標文件從頭至尾一定要專用電腦專用網(wǎng)絡。萬一不小心插錯,寧可不投。
①自動篩查不同投標文件是否由同一臺電腦制作;
②自動計算匯總各項評分,輔助評審專家判斷是否圍標串標;
③各環(huán)節(jié)全程留痕,所有資料自動歸檔,全程追溯,能做到動態(tài)監(jiān)控、實時預警、智能輔助、全程記錄。
1、招標文件雷同,比如格式相同,字體一樣,表格顏色相同。
2、招標文件中,出錯誤的地方一致。
3、電子投標中,不同投標人的投標報名的ip地址一致,或者ip地址在某一特定區(qū)域。
4、不同的投標人的投標文件,由同一臺電腦編制或同一臺附屬設備打印。
5、投標文件的裝訂形式、厚薄、封面等相類似甚至相同。
6、一家投標人的投標文件中,裝訂了另一家投標人名稱的文件材料,比如:出現(xiàn)了另一家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權代理人簽名,加蓋了另一家投標人公章等。
7、投標人代表不知道公司老總的電話號碼。
8、不同投標人在開標前乘坐同一輛車前往,有說有笑,開標現(xiàn)場卻假裝不認識。
9、不同投標人的投標報價總價異常一致,或者差異化極大,或者呈規(guī)律性變化。
10、不同投標人的投標總報價相近,但是各分項報價不合理,又無合理的解釋。
11、故意廢標,中標人無正當理由放棄中標,或不按規(guī)定與招標人簽定合同。
12、故意按照招標文件規(guī)定的無效標條款,制作無效投標文件。
13、投標人一年內有三次及以上參加報名并購買招標文件后,不遞交投標文件、不參加開標會議。
14、遞交投標文件截止時間前,多家投標人幾乎同時發(fā)出撤回投標文件的聲明。
15、不同投標人的投標保證金由同一賬戶資金繳納。
16、多個投標人使用同一個人或者同一企業(yè)出具的投標保函。
17、售后服務條款雷同。
18、故意漏掉法人代表簽字。
19、投標文件中法人代表簽字出自同一人之手。
全流程電子招標為招標人和投標人帶來便捷的同時,必然也會滋生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