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棗莊市因栽培棗樹(讀音:zaoshu)而得名,是我國棗主要產(chǎn)區(qū)之一。棗莊棗樹(讀音:zaoshu)在長期栽培實踐中形成了眾名的品種,現(xiàn)選有特色的觀賞棗樹(讀音:zaoshu)品種介紹如下。
一、龍棗:亦稱龍須棗,為當?shù)亻L紅棗的特殊變異。果實扁柱形,果重3―4g,果面不平,成熟時為紅褐色。鮮干品質(zhì)均較差。果實9月下旬成熟。樹體小,樹姿開張,樹冠自然園頭形,20年生大樹高4m左右,冠徑40―5m。棗頭紫紅色,枝形彎曲不定,有的蜿蜒曲折前伸,有的盤曲成圈生長,猶如群龍飛舞,大雅活潑。生長勢弱。嫁接當年即結果,產(chǎn)量較低。
二、茶壺棗:果重4―8g,果形奇特,在果實中上部,常長出1―2對短柱狀的肉質(zhì)突出物,高出果面5―7mm,厚5mm左右,形似壺嘴、壺把,因此得名。果面平滑,成熟時紫色,光澤鮮艷,鮮食品質(zhì)中等,9月中旬成熟。樹體中等,樹姿奇特,外圍枝條披垂。樹冠自然半園形,20年生大樹高5―6m,冠徑6―7m,嫁接苗定植后第二年結果,豐產(chǎn)性好。
三、磨盤棗:果實石磨狀,在果實中部有一條縊痕橫貫中腰,深寬為2―3mm。果重6―7g,成熟時紫色,有光澤。鮮干品質(zhì)較差,9月下旬成熟。樹體較高大,樹冠呈自然半圓形,樹勢中等。20年生大樹高6―7m,冠徑6m左右。定植后2―3年結果,產(chǎn)量較低。適應性強,抗寒。
四、柿蒂棗:果實橢圓形,果重11―13g,果肩園,顴片宿存,隨著果實發(fā)育增長而逐漸肉質(zhì)化呈多角狀瘤,蓋住果肩和梗洼,直徑約1cm、厚約0.6cm,圓形如柿萼,故稱“柿蒂棗”。果面平滑,成熟時深紅色,可鮮食,亦可制干,但品質(zhì)均中等。9月中旬成熟。機體中等,樹姿開張,樹冠自然半圓形,發(fā)枝力較強。耐旱、耐瘠薄。
五、葫蘆棗:也稱猴頭棗,由長紅棗變異而來。果實為長倒卵形,果重10―15g,從果頂部與胴部連接處開始向下收縮變呈乳頭狀,既似倒掛的葫蘆又似小猴縮脖而坐,因此得名。果面光滑,果皮褐紅色。鮮干品質(zhì)中等;9月中旬成熟。樹體較高大,樹冠呈自然圓頭形,發(fā)枝力中等,20年生大樹高5m左右,冠徑4―5m,嫁接后1―2年開始見果。生長強旺,耐瘠薄、豐產(chǎn)。
六、大柿餅棗:因果實扁圓如柿餅狀而得名。果重8―10g,果面不平,褐紅色,無光澤。質(zhì)地細脆,汁液中多,甜味濃,鮮食品質(zhì)上等。9月上中旬成熟。樹體較小,干性強,棗頭多直立生長,樹冠呈自然圓頭形。20年生大樹高4―5m,冠徑3―4m。嫁接苗定植后第二年始果。樹勢弱,立地條件要求土壤肥沃。
七、胎里紅:果實長橢圓形,果重18g左右,果面平整光滑。果皮色澤從幼果到成熟變化三次:花后子房為綠色,1―3天漸轉(zhuǎn)呈深紅色,1個月后,紅色漸退,又漸呈綠色,進入脆熟期,又轉(zhuǎn)變?yōu)榉奂t色,成熟時為深紅色。鮮食品質(zhì)較差,制干品質(zhì)中等。9月上中旬成熟。樹體較高大,樹姿開張,樹冠圓錐形,20年生大樹高6―7m,冠徑5―6m,定植1―2年開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