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家是復式結構的房子,樓梯是必不可少的。樓梯是家中“上”與“下”之間的一個連接,但不僅僅如此,在這個上與下之間,我們需要的是安全、便捷。
今天就給大家匯總一下相關的知識。
首先還是老生常談的,大家要熟悉一下我們的學習體系和路徑,深入理解規(guī)范體系,才談得上“按規(guī)范執(zhí)行”。我們要知道規(guī)范體系的任何一個系數(shù),都應能找到它存在的機理!
工程概念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 gb 50011-2010[2016年修訂版] > 6 多層和高層鋼筋混凝土房屋 > 6.1 一般規(guī)定
6.1.15 樓梯間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宜采用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樓梯。
2 對于框架結構,樓梯間的布置不應導致結構平面特別不規(guī)則;樓梯構件與主體結構整澆時,應計入樓梯構件對地震作用及其效應的影響,應進行樓梯構件的抗震承載力驗算;宜采取構造措施,減少樓梯構件對主體結構剛度的影響。
3 樓梯間兩側填充墻與柱之間應加強拉結。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 gb 50011-2010[2016年修訂版] > 6 多層和高層鋼筋混凝土房屋 > 6.1 一般規(guī)定
6.1.15 本條是新增的。發(fā)生強烈地震時,樓梯間是重要的緊急逃生豎向通道。
對于框架結構,樓梯構件與主體結構整澆時,梯板起到斜支撐的作用,對結構剛度、承載力、規(guī)則性的影響比較大,應參與抗震計算;當采取措施,如梯板滑動支承于平臺板,樓梯構件對結構剛度等的影響較小,是否參與整體抗震計算差別不大。對于樓梯間設置剛度足夠大的抗震墻的結構,樓梯構件對結構剛度的影響較小,也可不參與整體抗震計算。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 jgj 3-2010 > 6 框架結構設計 > 6.1 一般規(guī)定
6.1.4 抗震設計時,框架結構的樓梯間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樓梯間的布置應盡量減小其造成的結構平面不規(guī)則。
2 宜采用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樓梯,樓梯結構應有足夠的抗倒塌能力。
3 宜采取措施減小樓梯對主體結構的影響。
4 當鋼筋混凝土樓梯與主體結構整體連接時,應考慮樓梯對(主體結構)地震作用及其效應的影響,并應對樓梯構件進行抗震承載力驗算。
震害是代價最高,也是最好的老師;從震害中挖掘設計概念!
樓梯設計
梯板破壞不能使用
圍護墻塌落堵塞逃生通道
平臺梁端屈服
梯板橫向受剪破壞
平臺梁端屈服
梯板橫向受剪破壞
梯板受彎破壞
梯板拉彎破壞
梯梁剪扭破壞
平臺梁剪扭破壞
總結
1、應按照“強震時重要豎向逃生通道”,增加/明確 樓梯抗震設防目標,比如:大震層間位移1/50。
2、樓梯在平面布置階段,其個數(shù)、間距、寬度等受消防影響,不受結構專業(yè)限制;要在這個階段避免平面不規(guī)則,不符合設計規(guī)律。
3、當樓梯與主體結構完整連接時,宜將樓梯簡化為斜撐(板或殼),參與主體結構整體設計;
4、樓梯間兩側填充墻,宜與樓梯脫離,獨立,與柱之間宜柔性連接。
5、應鼓勵采取措施,如梯板滑動支承于平臺板;滑動支座的抗震指標應與“設防目標”匹配。
6、可設計為獨立平臺結構;四個立柱成為獨立抗震體系,單層獨立小框架;將梯板懸挑用兩個立柱也可。梯板與平臺滑動連接。此時,將樓梯作為附屬結構(單質點體系) 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