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是我國人民及養(yǎng)花愛好者普遍喜愛的珍貴花卉之一。它在我國的栽培歷史極為悠久。據(jù)中國最早成書的書經(jīng)、詩經(jīng)、禮記、爾雅等古藉所載,古人從商代以前就已認識并種植梅花了。據(jù)推算,至少已有3700余年。
由于梅花姿態(tài)優(yōu)美,不畏嚴寒,具有花開在群芳之先、例霜雪而盛開的獨特而堅強的品格,深得歷代名人學(xué)士的厚愛。自南北朝以來,詩人墨客贊頌梅詩100多首。反映了人們對梅花堅強不屈性格的贊賞之情。
梅花原產(chǎn)于我國西南山區(qū),至今四川、云南、湖北的山岳地帶,仍有野梅生長。據(jù)傳,南北朝時,各地廣栽梅花。唐朝興盛時期,人民安居樂業(yè),人們在長江流域培植梅花,蔚為壯觀。目前,我國規(guī)模最大的、品種最多的藝梅基地--南京的梅花山,大片的梅林,占地200余畝,植株竟達10萬棵以上。梅花中的珍貴品種--鱉腳水梅,就出自這片梅林之中。
梅花有果梅與花梅兩大類。果梅花多為單瓣,花后結(jié)果,花梅供欣賞,品種極其繁多,目前已有300個。其壽命甚長,我國有些地方尚有1300多年的隋梅、唐梅、至今依然生機蓬勃?;分饕贩N有綠萼、粉梅、骨紅、照水、龍游、杏梅等。綠萼:為梅花中之珍稀貴重品種,花的萼片為綠色,花瓣雪白重瓣,極香;粉梅;花粉紅色,重瓣或半重瓣,香較淡,為中品;骨紅:花深紅色,重瓣,極香,亦屬珍品;照水:花重瓣,其枝條倒垂,花白色、紅或粉紅。香濃,珍品,龍游:花重瓣,枝條扭曲,花色白、粉紅或深紅,有淡香,珍品;杏梅:花大,單瓣,果實大,像杏子。
梅花為薔薇科多年生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先花后葉,立干挺拔直立,小枝細長,綠色或暗紅色,無毛。大枝略下垂,自然扭曲拂如龍狀,葉片闊卵形至橢圓形,邊緣細鋸齒狀,葉長4-6厘米,花近無柄,味芳香,核果近球形,兩邊扁狀有溝,未熟時為青色,成熟后為黃色;果核有凹點,果肉與果核不分離。果在5-6月成熟,可供食用,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