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馬古道過江重要工程除了石拱橋外,鐵索橋是最常見的形態(tài),位于云南省保山市50公里外瀾滄江上的蘭津渡口上,有座明代修建的鐵索橋“霽虹橋”,建于1475年,長度約106米、寬約3.5米、高20多米,用15根鐵鏈連接,鉸鏈176鎖,橋面鋪上橫直兩層木板供人、馬、車輛通行。明崇禎十二年徐霞客過霽虹橋時,曾以“渾然逝,淵然寂,其深莫測”描繪了當時瀾滄江的水勢。
據(jù)專家考證霽虹橋是最古老鐵索橋,橋側(cè)兩端設(shè)有橋亭關(guān)樓,建閘門立稅卡,在橋東建有御書樓,并懸掛清康熙皇帝書寫的“飛虹彼岸”匾額,西岸則建有觀音閣,可惜1986年一場大洪水將霽虹橋關(guān)樓損毀,鐵索也落入江中,歷代修橋石碑蕩然無存,霽虹橋走入歷史。2006年原址上游100米處修建新橋,2008年小灣水電站完工蓄水后,古橋痕跡更加難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