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株繁殖就是將花卉的萌蘗枝、叢生枝、吸芽、匍匐枝等從植株上分割下來,另行栽植為獨(dú)立新植株的方法,一般適用于宿根花卉。分株繁殖的時(shí)間隨花卉的種類而異,春季開花的宜在秋季分株,秋季開花的宜在春季分株。
方法是:先將泥團(tuán)從盆中摳出,摔掉泥土,細(xì)心觀察,按照根系自然伸展間隔,順勢從縫隙中用手分開或用利刀切開,每株只能分2—3株,不宜過多。分開的根與技的多少要相稱得當(dāng),使整個(gè)植株保持平衡均勻。分開后加以修剪,并除去爛根。有條件的還宜在切口涂以木炭粉或硫磺粉消毒后,再行定植。
分株由于具有完整的根、莖、葉,故成活率很高,但是繁殖的數(shù)量卻有限。分蘗力較強(qiáng)的種類常用此法,如臘梅、棕竹、鳳尾竹、牡丹、芍藥、蘭花、萬年青、玉簪等。此外,如吊蘭、虎耳草等匍匐莖上產(chǎn)生的小植株,多漿植物中的景天、石蓮花等基部生出的吸芽(小枝),而下部自然生根,此等幼小植株可隨時(shí)分離出來栽植。
此外,尚有分球法,球根花卉通常采用分球法繁殖,此法依照球根自然增殖的性能,把從母體新形成的球根——鱗莖、球莖、塊莖及根莖等,分離栽植,如球莖類的唐菖蒲,根莖類的美人焦,鱗莖類的水仙、風(fēng)信子、郁金香等以及大麗花的塊狀根,都可在休眠后掘起另行繁殖。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