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蘭[cattlcya spp.蘭科]
【癥狀】主要為害葉片。病斑半圓形(葉緣)、圓形,棕褐色至黑褐色。斑面微現輪紋,病、健部分界顯或不明顯,其周圍有的現褪綠變色波及部,或病斑之間的葉組織也呈褪綠變黃。病斑通常較大,直徑1~3距米不等,有的橫徑可長達6厘米、7厘米。
【病原及發(fā)病特點】病原為半知菌亞門真菌的柱盤孢霉[cylindrosporium
sp.]。病菌以菌絲體和分孢盤在病部和病殘體中越冬,以分生孢子借雨水濺射面輾轉傳播侵染。在溫濕適宜條件下,重復侵染多次發(fā)生,病害得以蔓延擴大。通常盆土板結,置盆過密、園圃通透不良、肥水管理不善尤其是偏施氮肥和當頭淋水均有利發(fā)病。除氣生蘭外,其他地生的寒蘭、建蘭、春蘭、蕙蘭等均可感病,其中以寒蘭感病較重。
【防治方法】①消除枯葉,剪去活葉病段。②改善園圃通透性,增施磷鉀肥,避免當頭淋水。③噴藥保護新抽葉片,用約除參照蘭花炭疽病外,還可噴施50%甲羥鎓水劑15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或25%腈菌唑乳油6000~7000倍液,或25%溴菌腈可濕粉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