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時該如何注水?這個問題一定困擾過很多茶友。小懂也常常為這事糾結(jié)。茶藝教科書上有“懸壺高沖”一說,可是現(xiàn)實中,很多資深人士卻只是輕輕“低就”注水,哪個是對的呢?
關(guān)于“懸壺高沖”
所謂“懸壺高沖”,是指在向茶壺(茶杯、蓋碗)沖入開水時著意地提高煮水壺注水。那么懸壺高沖的意義何在呢?根據(jù)小懂翻閱的多處茶藝資料,懸壺高沖的意義主要在于兩方面:
其一,高沖是為了提升茶藝的藝術(shù)氛圍。這是懸壺高沖的主要目的,就泡茶效果而言,沖水可大可小,可高可低,為什么要懸壺高沖呢?無疑藝術(shù)表現(xiàn)是最主要的,是為了創(chuàng)造較高的藝術(shù)意境,營造較高的藝術(shù)氛圍。例如,鳳凰三點頭,那起起落落的動作,多美??!
其二,高沖也是為了科學地泡好茶。一是,在高沖過程中,可以適當?shù)卣{(diào)低水溫;二是高沖可使壺內(nèi)的茶葉翻動,均勻地受浸,水浸出物均勻地溶解,使茶湯濃度上下一致,避免壺內(nèi)上層茶葉已浸至無味,下層茶葉仍處于初始階段。
懸壺高沖
小編咨詢了高級茶藝師得知,日常泡茶時沒必要用高沖的方法,甚至不宜采用高沖的方法。
第一,懸壺高沖需要一定的技巧,如果掌握不好,容易被高溫的水燙傷。而且沒有經(jīng)過專門訓練,懸壺高沖的動作也未必很美觀。
第二,懸壺高沖,用熱水直接沖擊茶葉,使茶葉翻滾,雖然可以加大茶葉中內(nèi)含物質(zhì)的析出速率,但也會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使茶湯的湯感有些粗糙,同時使茶葉更不耐泡。
用高沖法“砸茶”,例如沖泡單叢茶,會略顯苦澀;沖泡紅茶,會又酸又苦又澀。有些細嫩的綠茶更是不宜直接對著茶葉注水,如果用高沖,茶湯會更顯渾濁,滋味會更加苦澀。要不然綠茶的投茶方法,怎么還要分上投、中投和下投法呢?
小編嘗試過用懸壺高沖和沿杯壁注水兩種方法沖泡比較細嫩的綠茶,懸壺高沖泡出的茶更濃、更渾一些,滋味也更重一些。當然,如果你的味覺不靈敏,也是品嘗不出其中的細微區(qū)別的。
高沖注水沖泡綠茶,尤其是細嫩綠茶,茶湯容易變得更濃、更渾濁一些,對觀感和口感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常用的四種沖泡方法
那么,既然日常泡茶不用懸壺高沖,那該怎么沖泡呢?高手們總結(jié)了主要有四種方法,分別是:“單邊定點法”、“環(huán)繞法”、“螺旋法”、“中間定點法”。
所謂“單邊定點”,就是沖水時,壺嘴低就,只朝茶壺(茶杯、蓋碗)邊緣一個固定的點注水。這種注水方式適合需要出湯很快的茶,或者碎茶。
單邊定點法
所謂“環(huán)繞法”,其實就是環(huán)繞著茶壺(茶杯、蓋碗)的邊緣一圈,回旋沖水。注水時要注意根據(jù)注水速度調(diào)整旋轉(zhuǎn)的速度,如果水柱需細就慢旋,如果水柱粗就快旋。這樣的注水方式適合嫩度比較高的綠茶。
環(huán)繞法
兩種方法,相同之處在于都不是高沖,而是壺嘴低就,讓出水口距離落水點盡量近一些;而且都不能直接對著茶葉沖擊,而是順著容器的邊緣,緩緩注水。
另外,“中間定點法”是指沖水時,壺嘴低就,只朝茶壺(茶杯、蓋碗)中間的一個點注水。與“單邊定點法”相似,只不過一個是定點邊緣,一個是定點中間。
中間定點法
“螺旋法”是指,從容器的中間開始注水,然后環(huán)繞著茶壺(茶杯、蓋碗)的邊緣一圈,回旋沖水,最后回到中間位置。
螺旋法
一般來說,茶葉在剛開始沖泡時適宜用“單邊定點法”,沖泡多次之后,茶湯滋味變淡,可以改用“螺旋法”或“中間定點法”注水,更有利于激發(fā)茶味。
一些比較蓬松的茶葉,在洗茶時茶葉會漂起來,用“單邊定點法”可能無法完全淋濕干茶,這時可以用“環(huán)繞法”或“螺旋法”快速洗茶一遍。
好了,今天給大家介紹了幾種泡茶時的注水方法,沒有高下之分,大家在日常實踐中可以活學活用,要因時、因地、因茶制宜,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泡茶方法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