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為國飲,亦是世界三大飲品之一。
柴米油鹽醬醋茶,開門七件事中,茶葉已然成為生活必備用品之一。
茶葉,根據(jù)發(fā)酵工藝和發(fā)酵程度的不同,分為綠茶、黃茶、白茶、青茶、黑茶、紅茶。
茶類多、品種復(fù)雜、挑選難,這些問題在我們?nèi)粘:炔璧倪^程中也隨之而來。
如何在琳瑯滿足中的茶品中挑選到最適合自己的茶?
如何辨別茶葉的品質(zhì)好壞?
一些選茶的技能是必不可少,有了這些技能伴身,才能讓你我的喝茶之旅變得更叫妙趣橫生。
在中國豐富的飲食文化中,色、香、味一直都是衡量一道菜是否好壞的標(biāo)準(zhǔn)。
茶葉挑選,也可以用色、香、味來辨別一款茶的好與壞。
本文以白茶為例,告訴茶友們要如何辨別一款茶葉的好壞。
1、觀茶色
觀茶色,可分為2個方面。
一是看茶葉的干茶顏色,二是看茶湯的顏色。
(1)干茶
白茶的干茶,因為年份和種類的不同會有所區(qū)別。
新茶的顏色,以綠色為主,因為白茶最大的特點(diǎn)是有白毫,所以在這層綠色上還會有白色的物質(zhì),遠(yuǎn)遠(yuǎn)看去,就好像青橄欖的顏色。
新茶壽眉和貢眉,因為采摘的時候葉片多,葉片中的色素分布不均勻,所以制作成茶后,會有色差。
通常壽眉的顏色是五顏六色的,是花雜的,這些都是正常的表現(xiàn)。
老茶,內(nèi)含物質(zhì)轉(zhuǎn)化后,顏色也會發(fā)生變化,主要是以褐色為主。
老茶壽眉和白牡丹的顏色較多,主要還是因為有葉片的存在。
顏色花雜,可以作為辨別茶葉是否做舊呢,十分好用。
(2)湯色
白茶的湯色,不論是新茶還是老茶,都是以明亮清晰為優(yōu),暗而深為劣。
同時,白茶的湯水要求清澈透亮,不能渾濁。
2、聞茶香
香,即茶葉的香氣;
質(zhì)量好的茶葉,一般都香味純正,沁人心脾。
若茶葉香味淡薄或根本無香味的,或者有異味的,則茶葉質(zhì)量不好。
如白茶,品質(zhì)好的茶香氣足,不論是白毫銀針還是白牡丹,都會帶有鮮明的香氣。
白毫銀針,以毫香、青草先為主,品質(zhì)好的茶還會有花香出現(xiàn);
而白牡丹,則是以高昂的花香為主,香氣層次變化多。
若一款茶,香氣淡薄而無味,那這茶的質(zhì)量堪憂。
同樣,白茶這種有年份特點(diǎn)的茶,不同的年份也會有不同的香氣出現(xiàn)。
新茶,以鮮爽的青草香、高昂的花香為主;
老茶,以溫暖的藥香、沉郁的棗香為主。
不論的哪種香氣,都是舒服的、干凈的。
3、品茶味
品茶味,品的就是湯水的滋味;
白茶的湯水,滋味是多變的,層次是豐富的。
都說不苦不澀不是茶,但苦澀味化不開的白茶,是有欠缺的茶。
不論哪一種茶,茶味要足,不能喝起來都是水味。
綠茶,質(zhì)量好的綠茶口感略帶苦澀,飲后又感鮮甜,且能苦后回甘,澀后生津;
紅茶,口感以甜爽為好,苦澀為次;
巖茶,口感以柔和醇厚為好,苦澀為次;
白茶,口感以鮮甜、甘醇為好,苦澀、單薄為次;
黑茶,口感柔滑、稠厚為好,苦澀、寡淡為次。
4、看外形
形,指茶葉的外形。
而茶葉的外形,也有兩個方面,干茶和葉底。
(1)干茶
質(zhì)量好的茶葉外形應(yīng)均勻一致,所含碎茶和雜質(zhì)少。
茶葉形狀的好壞則會直接影響茶水的滋味。
比如巖茶,條索則要保持完整,不能有過多的碎張和雜質(zhì)。
(2)葉底
沖泡之后的葉底,也是要符合標(biāo)準(zhǔn)的。
最為重要的就是,葉底一定是要鮮活的、軟亮的,不能硬邦邦沒有活性。
如果葉底硬挺,沒有柔軟度,則為不好的品質(zhì)。
5、看茶葉的保存情況
最后一個的選購指標(biāo),也很重要。
我們所購買的茶葉,一定要保存得當(dāng),如果買來的時候茶葉都已經(jīng)受潮了,那這樣的茶葉當(dāng)真不合格。
比如買巖茶的時候,最怕買到有青味的巖茶,喝到這種巖茶,心情會變得極為糟糕。
同樣,白茶選購的時候,也要買含水量達(dá)標(biāo)的白茶,如果含水量不達(dá)標(biāo),這類白茶是經(jīng)不起長期保存的。
買回家之后呢,茶葉的保存也要注意。
茶葉存儲原則:密封、陰涼、避光、防潮、避異味。
這5個選購指標(biāo),適用于紅茶、綠茶、白茶、巖茶,更適用于黑茶、黃茶。
看完了這些方法,你是不是也忍不住要實(shí)踐一番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