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30 石竹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但一般作一、二年生栽培。北方秋播, 來春開花;南方春播,夏秋開花。株高30-40厘米,直立簇生。莖直立,有節(jié),多分枝,葉對生,條形或線狀披針形。花萼筒圓形,花單朵或數(shù)朵簇生于莖頂,形成聚傘花序,花徑2-3cm,花色有紫紅、大紅、粉紅、紫紅、純白、紅色、雜色,單瓣5枚或重瓣,先端鋸齒狀,微具香氣。花瓣陽面中下部組成黑色美麗環(huán)紋,盛開時瓣面如碟閃著絨光,絢麗多彩?;ㄆ?月-10月,集中于4月-5月。蒴果矩圓形或長圓形,種子扁圓形,黑褐色。
石竹的習性特征
其性耐寒、耐干旱,不耐酷暑,夏季多生長不良或枯萎,栽培時應注意遮蔭降溫。喜陽光充足、 干燥,通風及涼爽濕潤氣候。要求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及含石灰質的壤土或沙質壤土,忌水澇,好肥。 石竹花日開夜合,若上午日照,中午遮蔭,晚上露夜,則可延長觀賞期,并使之不斷抽枝開花。
石竹的繁殖栽培
常用播種、扦插和分株繁殖。
一播種繁殖:九月初播種于露地苗床。提前一個月整地做畦,做高畦以防澇。播種前灌透水?;焐巢シN,用細沙土覆蓋以不露種為宜。播后在適溫二十一到二十二攝氏度左右情況下,五天即可發(fā)芽,約十天出苗整齊,秋末移植于陽畦越冬。也可九到十月露地直播,翌春移栽。從播種到成苗約十一周。
二扦插繁殖:在十月至翌年三月進行。利用莖基萌生的枝條扦插,剪成五到六厘米長小段,插于沙床或露地苗床。插后稍遮蔭并保持空氣濕度,待生根后再移植。多用于繁殖某一特殊變種。
三栽培管理:中國石竹生長健壯,管理簡便。栽培時,幼苗經間苗,移植一次后,南方多于十一月初定植,冬前發(fā)棵;北方常于十一月置于陽畦越冬,第二年四月定植或上盆,使其“五一”開花。定植時株行距二十厘米乘四十厘米。定植后每隔三周追肥一次,并進行兩到三次摘心,促使多分枝。越冬前追肥一次,生長健壯。及時剪去殘花,兩周追肥一次,九月以后可再次開花。因蒴果成熟期不一致,應注意分批采收。因為石竹種間或品種間易雜交,采種用母株應隔離栽培,并不在同一個風向位置。苗期生長緩慢,可提前播種,使嚴冬來臨時已萌蘗,分枝,為翌年培育成大株叢奠定基礎。
種子發(fā)芽最適溫度為21至22℃。播種繁殖一般在9月進行。播種于露地苗床,播后保持盆土濕潤,播后5天即可出芽,10天左右即出苗,苗期生長適溫10-20℃。當苗長出4-5片葉時可移植,翌春開花。也可于9月露地直播或11-12月冷室盆播,翌年4月定植于露地。扦插繁殖在10月至翌年2月下旬到3月進行,枝葉茂盛期剪取嫩枝5-6厘米長作插條,插后15-20天主根。分株繁殖多在花后利用老株分株,可在秋季或早春進行。 例如可于4月分株,夏季注意排水,9月份以后加強肥水管理,于10月初再次開花。
栽培
石竹在中國栽培歷史悠久,明《花史》載“石竹花須每年起根分種則茂。”扼要地總紹了石竹宜經常分栽的特征,清《花鏡》也提到“枝葉如苕,纖細而青翠。”
石竹是宿根性不強的多年生草本花卉,多作一、二年生植物栽培。盆栽石竹要求施足基肥,每盆種2-3株。苗長至15厘米高摘除頂芽,促其分枝,以后注意適當摘除腋芽,不然分枝多,會使養(yǎng)分分散而開花小,適當摘除腋芽使養(yǎng)分集中,可促使花大而色艷。生長期間宜放置在向陽、通風良好處養(yǎng)護,保持盆土濕潤,約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夏季雨水過多, 注意排水、松土。石竹易雜交, 留種者需隔離栽植。開花前應及時去掉一些葉腋花蕾,主要是保證頂花蕾開花。冬季宜少澆水,如溫度保持在5-8度條件下,則冬、春不斷開花。
栽培要點
1.栽植 8月施足底肥,深耕細耙,平整打畦。當播種苗長1-2片真葉時間苗,長出3-4片真葉時移栽。株距15厘米,行距20厘米。移栽后澆水。
2.光照與溫度 生長適宜溫度15 - 20℃。冬季應放溫室,溫度保持在12℃以上。生長期要求光照充足,擺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夏季以散射光為宜,避免烈日暴曬。溫度高時要遮蔭、降溫。
3.澆水與施肥 澆水應掌握不干不澆。當株高10厘米時再移栽1次。秋季播種的石竹,11-12月澆防凍水,第2年春天澆返青水。整個生長期要追肥2~3捉腐熟的人糞尿或餅肥。要想多開花,可摘心,令其多分枝,必須及時摘除腋芽,減少養(yǎng)分消耗.石竹花修剪后可再次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