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磚混結構
指由砌體和鋼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構件所組成的結構。通常,房屋的樓(屋)蓋由鋼筋混凝土的梁、板組成,豎向承重構件采用砌體材料,她主要用于層數(shù)不多的住宅、宿舍、辦公樓、旅館等民用建筑。
第二、框架結構
指由梁和柱為主要構件組成的承受豎向和水平作用的結構。目前我國框架結構多采用鋼筋混凝土建造。框架結構具有建筑平面布置靈活,與磚混結構相比具有較高的承載力、較好的延性和整體性、抗震性能較好等優(yōu)點,因此在工業(yè)與民用建筑中獲得了廣泛應用。但框架結構仍屬柔性結構,側向剛度較小,其合理建造高度一般為30m左右。
第三、框架剪力墻結構
指在框架結構內縱橫方向適當位置的柱與柱之間,布置厚度不小于160mm的鋼筋混凝土墻體,由框架和剪力墻共同承受豎向和水平作用的結構。這種結構體系結合了框架和剪力墻各自的優(yōu)點,目前廣泛使用于20層左右的高層建筑中。
第四、剪力墻結構
指房屋的內、外墻都做成實體的鋼筋混凝土墻體,利用墻體承受豎向和水平作用的結構。這種結構體系的墻體較多,側向剛度大,可建造比較高的建筑物,目前廣泛使用于住宅、旅館等小開間的高層建筑中。
第五、筒體結構
指由單個或多個筒體組成的空間結構體系,其受力特點與一個固定于基礎上的筒形懸臂構件相似。一般可將剪力墻或密柱深梁式的框架集中到房屋的內部或外圍形成空間封閉的筒體,使整個結構具有相當大的抗側剛度和承載能力。根據(jù)筒體不同的組成方式,筒體結構可分為框架筒體、筒中筒、組合筒三種結構形式。
第六、排架結構
指由屋架(或屋面梁)、柱和基礎組成,且柱與屋架鉸接,與基礎剛接的結構。多采用裝配式體系,可以用鋼筋混凝土或鋼結構建造,廣泛用于單層工業(yè)廠房建筑。此外,按承重結構的類型還可分為深梁結構、拱結構、網(wǎng)架結構、鋼索結構、空間薄殼結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