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憾是生活中既無奈又悔恨的存在,作為一個愛茶之人,自己心愛的優(yōu)質好茶因為自己的疏忽大意而存壞,恐怕是最遺憾的事情。一款優(yōu)質的普洱茶,自己存放一段時間后,無法再享受其本應更上一層樓的品質,這樣的事情在生活常常會遇到。作為一個愛茶之人,除了掌握必須的普洱茶沖泡品鑒知識外,還需要了解普洱茶的存儲方法。
大多數(shù)人會將買到手的優(yōu)質茶葉,拆包品飲后,就將茶品長期敞開放置,甚至直接放在陽光直射的地方,那么這樣做對茶品會有什么程度的損壞?
如果是受到這樣對待的茶品,過一段時間后,再將茶品拿來沖泡品飲時,就會發(fā)現(xiàn),茶品的滋味淡薄、茶香飄散很淡,嚴重影響品飲口感。同時有的茶葉如綠茶或滇紅工夫茶,因發(fā)生氧化,綠茶顏色由綠色變黃色,滇紅工夫茶由金黃變淺黃等。茶葉因長期被強光照射,沖泡后,還可能出現(xiàn)令人不適的“日曬味”。
因為居住環(huán)境的原因,很多人對普洱茶的居家存放很“不講究”,茶葉買回來后直接隨手放置在靠近廚房或者靠近衛(wèi)生間的地方,也有的會跟家里的其他物品一同存放在柜子或者其他同一地方,這樣的“不講究”對普洱茶有何傷害呢?
茶葉本身就具有吸附異味的特性,普洱茶更甚,處于這樣存放環(huán)境中的普洱茶即便是筍殼、面紙包裝完好,長期和其他有味道的東西接觸后,也會導致普洱茶完全“報廢”。如果是沖泡的話,處于這樣環(huán)境中的普洱茶茶味寡淡,有怪味,茶香混雜,甚至茶香完全消失,這樣已經“報廢”了的普洱茶基本已經沒有了品飲價值。
某日,購得一款優(yōu)質的普洱茶,本著獨樂了不如眾樂樂的分享精神,在到手一段時間后,趕緊召集眾兄弟同飲品鑒。結果打開卻發(fā)現(xiàn),茶品發(fā)霉了,甚至都已經能聞到濃重的霉味,茶餅表面已經出現(xiàn)的霉斑,那么這種情況是怎么造成的呢?
一般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大致會有這么幾個原因:存放環(huán)境過于潮濕,導致了發(fā)霉,存放環(huán)境除了具體存放地這個小環(huán)境外,還有南北氣候溫濕度差異這樣的大環(huán)境。另外,還有一種是出廠時由于筍殼包裝沒有干透,棉質吸收了筍殼內部的水分導致,因為筍殼是脆硬的,所以在對茶餅進行包裹時需要加濕軟化,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整提茶,其中幾片的邊緣部分有類似鐵銹一樣的污漬,這就屬于筍殼潮濕導致的,但是通常這樣的情況比較少見。還有就是在存放時意外受潮導致,這種情況屬于存放過程中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并處理意外受潮的茶品所致。
上面講到的就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極易導致普洱茶存壞的不當操作。認真對照一下,看看正在閱讀此文的你是否有以上不良的存查習慣,如果有的話,趕緊的給普洱茶重新“安個家”。日常存茶其實并非是一個艱巨而棘手的問題,只要掌握好普洱茶存儲的一些注意是想,諸如上面這樣的情況是可以避免的。
茶品的存放需要滿足:避光、干凈、無異味、干燥、避免高溫。
直接將茶品放置陽光直射的地方違反了避光這一要求。茶品被陽光長期照射,會加速其芳香物質的氧化分解,茶品顏色開始變淡,茶品的品飲價值下降。存放茶品時,香氣濃郁的茶品如:紅茶、烏龍茶,先將茶品密封,再存放在無陽光直射的地方。
茶品容易吸味,存放時忌異味。不要將茶品存放在靠近廚房、衛(wèi)生間等氣味較濃郁的地方。家庭存茶,可在客廳或書房中,先將茶品用紙箱、陶土罐、紫砂罐裝好,再存放。
受潮的茶品,不及時進行干燥,一是使茶品中的茶質大量溢出,另一個是使茶品發(fā)霉變質。經常有茶友因為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茶品受潮,最后導致茶品發(fā)霉變質。以筍殼包裝的整提普洱茶,先將茶品放置陽光下晾曬三、四小時,待筍殼干透,捏起來沒有綿軟,而是堅硬的脆感即可。再將茶品放入紙箱中放置在干燥、干凈的位置。
存放茶品的地方比如倉庫等,要及時排查屋中漏雨、進水的情況。同時放茶時,勿將茶品貼近墻壁放置,有的墻壁容易回潮,濕氣容易被茶品吸收,從而使茶品變質。
茶品的存放有一定的講究,稍不注意就容易將優(yōu)質茶品存壞,上面生活中不當?shù)拇娌璺椒?,你是否存在呢?若是有,抓緊時間去關心下存放的茶品,在變壞之前,用正確的存放方式,使茶品的品飲價值得以繼續(xù)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