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樹又名鹿角漆樹,原產(chǎn)北美;現(xiàn)在北京、河北、陜西、山西、寧夏、內(nèi)蒙等地均有栽植。為園林綠化、公路綠化和水土保持的優(yōu)良樹種。同時其樹皮和葉含鞣質(zhì),可提取栲膠,根皮及枝皮可供藥用,主治局部出血;種子含油、蠟,為工業(yè)原料,也是很好的可再生能源林種。
一、生物學特性
火炬樹是漆樹科鹽膚木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樹高2.5~10m,枝條黃褐色,密被黃色長柔毛,葉子為奇數(shù)羽狀復葉互生,花色火紅鮮艷,為緊密圓錐花序在枝條頂端直立生長,花序長10~20㎝,果實成熟時形成緊密的火炬形果穗,夏季點綴在濃綠的葉片中,高挺在樹頂,像一柱柱火炬直指藍天,十分壯觀因此而得名。
從火炬樹的生活習性上看,它喜光、喜溫、喜沙、耐瘠薄、耐鹽堿,沒有直根系,水平根系發(fā)達,萌生能力極強,是荒山造林、公路綠化、庭院觀賞、改良土壤的先鋒樹種;由于火炬樹的萌生能力極強,可以無性繁殖,也就是說當年造林成活率高,如封育措施得力,幾年后就能形成一片茂盛的森林。
二、栽培技術(shù)
1、播種和育苗
火炬樹在育苗中應注意的環(huán)節(jié),一是種子播種育苗,由于火炬樹種子外皮有一層堅硬的蠟質(zhì),必須于播種前一周將種子放入80℃熱水浸泡,待水溫降至能放手時用手揉搓,去掉蠟質(zhì),再用45℃溫水浸泡24h,撈出后混沙催芽至咧嘴即可播種。播種時采用條播為宜,每667㎡地下種量為2.5㎏左右,覆土厚度為1~1.5㎝稍鎮(zhèn)壓,保持土壤濕潤,一周左右基本出齊苗,當年苗高可達1.5~2m,地徑1~1.5㎝。二是埋根育苗或留根育苗,就是將大樹或挖走的大苗,粗度在0.8㎝以上的根取出,截成15~20㎝長的插穗,開溝條播,株距10㎝,行距35㎝,覆土厚度2㎝,當年苗高可達2m左右,地徑2㎝。
2、造林技術(shù)
火炬樹的造林技術(shù),因火炬樹的抗逆性非常強,在造林中,由于造林地多為坡耕地,土質(zhì)較松軟保墑,造林成活率相對較高,造林密度一般為每667m2133~166株。春夏秋季均可造林。但是要注意掌握幾個環(huán)節(jié),一般春季造林要早,可截桿也可不截桿,秋季造林要晚些,一般掌握在上凍前完成即可,夏季造林要在雨季的汛期到來時進行為好,苗木要截成0.5m高的桿,把所有的綠葉去掉,根系保存較完整,隨起苗隨栽植,栽植深度以超過原來的土線3㎝為宜。
三、管理技術(shù)
1、撫育管理
火炬樹的撫育管理,因生態(tài)工程重點傾向于生態(tài)效益,所以管理也較為精細,只要能迅速的達到郁閉,發(fā)揮生態(tài)功能效應,就達到了目的。撫育措施不容忽視,清除雜草,水肥管理跟上,苗木生長快,后勁足。
2、病蟲害防治
火炬樹的病蟲害主要有白粉病、黃褐天幕毛蟲和舟形毛蟲。一般多在初夏高溫,由于林木密度高通風不良而大量發(fā)生,但并非致命災害。因此應于林地發(fā)病初期噴50%代森銨800~1000倍液,并注意林地通風加以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