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梨矮化自根苗的培育:目前世界各國研究出的梨樹矮化砧木系列,是從大量的野生種類或雜交組合中選來,如用種子繁殖,后代會出現(xiàn)很復(fù)雜的變異,優(yōu)良性狀難以遺傳給后代,所以必須采取無性繁殖的方法進行繁殖,1.扦插繁殖即將梨矮化砧用扦插法培育成砧木苗,選擇土壤肥沃疏松、透水透氣性良好的地塊,作成小畦,地表鋪地膜,從矮化砧木母株上,選擇充實飽滿的一年生枝條,秋、冬季落葉后剪下,分層貯存于濕沙內(nèi).來年春季氣溫回升,土溫穩(wěn)定在10℃以上時,將插條剪成15厘米的條段,上剪口距頂芽0.8厘米,剪后用石蠟封口,下剪口在芽背面剪成馬耳形,按株距15厘米,與地面成45°角插入土中,頂端一個芽露出地面插后立即澆水。
為了提高扦插生根率,增加根系發(fā)生量,促進扦插苗的生長.可用火炕、陽畦、地熱線、溫室等提高土溫,控制在15~20℃,插前用iba(吲哚丁酸)100~400毫克/升,浸泡插條基部12~24小時,室內(nèi)苗床扦插時,可利用蜂窩膜或自制直徑8厘米紙袋,內(nèi)裝營養(yǎng)土后扦插,這樣有利于移栽不傷根,采用扦插或壓條繁殖,繁殖數(shù)低且部分梨樹矮化砧生很難,而基尖培養(yǎng)具有繁殖率高速度快、無病毒化苗木整齊等代點,現(xiàn)準發(fā)達國家多種果樹已經(jīng)采用莖尖培養(yǎng),工廠化育苗,中國也在科極研究發(fā)展中。
莖尖培養(yǎng)實際上是一種利用植物莖尖為插條的扦插繁殖,分裂它是在實驗室無菌條件下,利用果樹頂芽中最幼嫩的莖尖分生組織,繁殖成完整植株的方法,莖尖培養(yǎng)要經(jīng)過梨樹矮化砧枝條選擇、滅菌、解剖、摘出莖尖,配制培養(yǎng)基,莖尖移植到三角瓶內(nèi)培養(yǎng)基上,莖尖細胞纂殖生長、增殖,促進生根,移栽到營養(yǎng)缽,馴化鍛煉,栽入大田或溫室等復(fù)雜過程,要求有一定的實驗設(shè)備和溫室條件,莖尖培養(yǎng)或扦插繁殖的梨樹矮化砧植株移到大田后,嫁接栽培品種,即可培養(yǎng)出梨樹矮化自根苗。
(二)梨樹矮化中間砧苗的培育:矮化中間砧苗可以克服矮自根苗根系對土壤和環(huán)境條件的不適應(yīng),提高梨苗的抗寒、旱、抗黃化能力,同時可以克服有些梨樹矮化砧與栽培品種的不親和現(xiàn)象以及生根困難等缺點,如矮化砧與中國梨嫁接不親和,利用“哈代”做中間砧后表現(xiàn)親和性良好并能矮化和豐產(chǎn),但矮化中間苗也有苗木較難繁殖,容易感染、傳播各種病毒等問題,矮化中間砧梨苗木的培育方法有下列四種:1.二次芽接法先用適應(yīng)當?shù)氐囊吧娣N子,播種和培育砧苗,其化砧播種管理方法與前述相同,8月份基砧長到一定粗度時,在基部芽接矮化砧,次年早春基砧芽萌動時剪去基砧,讓矮化砧芽生長,8月份在矮新梢20~25厘米處,再嫁接栽培品種,第三年春天從品種接芽上方剪去矮砧,讓品種芽生長,秋后則培育出合格的矮化中間砧苗木。
2.分段芽接法播種基砧苗種子的當年8月份,在矮化砧母株樹新梢上,按中間砧長度要求多出5厘米分段芽接栽培品2種,第二年春天將帶有栽培品種芽的矮化砧一年生枝,在芽上1厘米處分段剪下,用枝接方法嫁接在準備好的基砧苗上距地面5厘米左右處,秋后郎司出雷矮化中間萌苗木,此方法兩年就可以培育出合格的矮化中間站苗,3.再靠接法:春季播種野生梨種子后,當年秋在基砧苗基蕾近地面處,相對兩側(cè),分別接上矮化中間砧芽,和栽培品種芽各一個.穿毒接上方砧后,同時在另一個接芽上力,促使兩個芽同時萌發(fā)生長。
注意控制砧木上的根蘗,當年間甜農(nóng)出30厘來左右的,在兩新梢距地20厘米處用靠接法把中間砧新梢和栽培品種新梢嫁接到一塊,靠接成活后,對中間砧新梢摘心,控制生長.待接口愈合后,剪除中間砧新梢靠接以上的部分和栽培品種新梢靠接以下的部分,秋后則可出圃矮化中間砧成苗,此方法要求肥水條件好和生長季長的地區(qū)4.雙重枝接法先準備好基砧苗和中間砧段,在冬季或早春,將栽培品種用切接方法嫁接在20~25厘米長的中間砧枝段上,用塑料條綁緊包嚴,然后經(jīng)過沙藏、到春季用枝接方法將帶有栽培品種芽的中間砧段嫁接到基砧上,到秋季即可培育成矮化中間砧嫁接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