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鄲涉縣大洼村是一處極具魅力的特色自然古村落,保留了濃厚的太行山文化元素氣息,這里的一切都彰顯了原生態(tài)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典范,下面給大家分享周邊詳細游玩攻略。
大洼村位于河北邯鄲涉縣,受地理環(huán)境影響,村中土地稀少,最多的資源就是太行山石,于是世代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就地取材,依山就勢鑿石壘壁,前筑高崖、后拓山坡、木頭搭拱、青瓦鋪頂、建造屋院,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就是這個小小的村落,竟然上榜河北十大最美古村鎮(zhèn),成為今天攝影人追捧的拍攝熱點。
大洼村的房屋大多建在高高的石堰上,村內60%的石頭房子保存完整,少部分翻蓋重修,大多為三層樓加四合院的格局,高低錯落的石頭屋層層疊疊,顯露出太行山居古樸粗放的氣質,曾有一首詩贊譽大洼村:懸崖峭壁筑石堡,巧奪天工皆奇觀。與世隔絕藏特色,原始古老蘊內涵。
大洼村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河,古稱“鳳凰窩”,后改名為大洼村,明朝嘉靖年間,有一戶張姓人家隱居于此,并在這里繁衍后代,根據(jù)老案(家譜)記載已經傳了28代,這個村子也從沒有過外姓人來此定居,是典型的家族式村落,戲稱“一洼不容二鳥”。
直到2015年,一位涉縣籍攝影師以大洼村為題材拍攝的《家鄉(xiāng)的橋》,在第三屆希臘國際攝影展中獲得金牌和評委推薦獎,才由此揭開了大洼村的神秘面紗,喏,就是圖中的這座橋,可惜我們拍攝的時候由于天氣原因,未能感受到獲獎照片中的夕陽美景。
這也是大洼村的第一座橋,連接山兩側的民居,大約也有500年的歷史了,全部由石頭搭建,沒有任何粘合劑,堪稱奇跡。
上世紀沿用至今的石磨、石碾、石臼等農家用具,和石頭房一起散發(fā)出古樸傳統(tǒng)的氣息,見證了古村的悠久歷史和古老的傳承。
河間縣令張志斌的故居也保持完好。
每年過年大洼村都要集體祭拜老案(家譜),傳了28代的老案是村民的“根”,老案上形象地繪畫著先祖的小像,標注著名字,村民們很珍惜這份傳統(tǒng),并由每家輪流保存一年。
現(xiàn)在的大洼村,以鄉(xiāng)村旅游為基礎進行開發(fā),在這里品明清石頭村、賞太行美景、嘗山珍野味是不錯的選擇,關鍵是這里免費參觀,而且,現(xiàn)在去的人還不多。
村里沒有什么商業(yè)色彩,不遠的王金莊也不錯,那邊的月亮湖邊有個西坡書院,住宿條件應該是附近最好的。
這里算是休閑自駕的好去處,沒有什么特別優(yōu)美的景點,但是給我們留下了很好印象,或許就是那里有些名氣到一點也不喧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