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陳越香”使普洱茶成為能喝的古董,老茶都是由新茶轉化而來。選茶如同伯樂相馬,新茶就好比馬駒,等到馬駒成為千里馬,新茶成為古董就是名利雙收之時。但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炒茶的人開始只專注新茶,而對有潛力的老茶不聞不問。
一位茶友曾這樣感慨:“新茶很貴但品質未必好,最重要的是還經未轉化陳化,所以轉化成不成都還在未定之數,轉化風險大但大家卻拚命喪炒,但品質很好的七年以上的中期茶,轉化已有小成,而且茶滋的轉化的方向大略已明白了,風險小又物美價廉但卻乏人問津!”
這種現象的出現恰恰反映了當下普洱茶市場的浮躁,想把普洱茶當做一輩子生意的人不多。把普洱茶收藏當做長期投資的人太少。炒茶來錢多快啊,一件茶一天漲個幾百塊,幾天漲下來,一百萬翻翻。至于“越陳越香”只不過是支撐普洱茶漲價的理由罷了,至于這茶以后的轉化如何,10年后的市場如何,人們并不關心。實際上近幾年普洱茶投資市場的節(jié)奏越來越快,一款茶上市3年后基本就從投資市場銷聲匿跡了。
如果不建立一個良性的投資秩序,未來普洱茶市場老茶必然斷層。新茶玩三年就扔,老茶能轉化成什么樣,品飲標準又是什么,這些都應該形成一個體系。至少我認為當一款茶成為投資茶的那一刻起,在未來10年內都能夠看到它的影子,只要轉化不出問題,其價格也應該是在跌宕中不斷上漲,這才是一款投資茶應有的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