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普洱茶的主要茶葉品種:勐庫大葉種、鳳慶大葉種、勐海大葉種、南糯山大葉種、景谷大白茶、邦東大葉茶、冰島長葉茶、漭水大葉茶、易武大葉茶、小古德大葉茶。
云南瀾滄江流域茶樹品種資源十分豐富,區(qū)域性、特色化的優(yōu)良材料眾多。剔除云南境內(nèi)中葉種、小葉種茶樹和水浸出物低于38的茶種地域以后,適合制作,分布在瀾滄江兩岸的地方性茶樹良種,主要有以下幾種。
云南瀾滄江流域茶樹品種資源十分豐富,區(qū)域性、特色化的優(yōu)良材料眾多。剔除云南境內(nèi)中葉種、小葉種茶樹和水浸出物低于38的茶種地域以后,適合制作,分布在瀾滄江兩岸的地方性茶樹良種,主要有以下幾種。
(1)勐庫大葉種
屬于有性系、喬木型、大葉類、早生種。原產(chǎn)于臨滄市雙江縣勐庫鎮(zhèn)冰島公弄村,主要分布在臨滄市境內(nèi)。是我國1984年首次認(rèn)定的國家級(jí)良種,編號(hào)為“華茶12號(hào)(gsctl2)”。植株高大,自然生長情況下樹高可達(dá)4—30米,樹幅312米,樹姿開張或半開張,主干明顯,分枝稀疏,葉片稍向上斜狀著生長,葉特大,葉形橢圓、長橢圓或呈卵圓,葉色綠或深綠,有光澤,葉面強(qiáng)度隆起,葉質(zhì)柔軟肥厚,部分革質(zhì),葉邊緣平展或呈微波浪狀。嫩芽黃綠色,肥壯,茸毛張顯,持嫩性強(qiáng),一芽三葉百芽重121.4克。春茶一芽二葉含氨基酸1.7,茶多酚33.8 ,咖啡堿4.1 ,兒茶素總量18.2 ,故收斂性(茶氣)特強(qiáng),濃烈甘甜,是加工普洱茶的上乘品種。
(2)鳳慶大葉種
屬于有性系、喬木型、大葉類、早生種。原產(chǎn)于臨滄市鳳慶縣大寺鄉(xiāng)、鳳山鎮(zhèn)等地,明代《徐霞客游記》記載的“太華茶”。主要分布在鳳慶、昌寧等滇西茶區(qū)。是我國1984年首次認(rèn)定的國家級(jí)良種,編號(hào)為“華茶13號(hào)(gsctl3)”。樹姿直立或開張;葉形橢圓或長橢圓,葉色綠潤,葉面隆起,葉質(zhì)柔軟,便于揉捻成條。嫩芽綠色,滿披茸毛,持嫩性強(qiáng),一芽三葉百芽重100克左右,較勐庫大葉種輕,沒有勐庫種肥壯。春茶一芽二葉含氨基酸2.9,茶多酚30.2 ,咖啡堿3.2 ,兒茶素總量13.4。故成品茶條秀毫顯,鮮爽度優(yōu)于勐庫種,但收斂性(茶氣)強(qiáng)而弱于勐庫茶,滋味濃而甘甜,是加工普洱茶的上乘品種。
(3)勐海大葉種
屬于有性系、喬木型、大葉類、早生種。原產(chǎn)于西雙版納勐??h格朗河鄉(xiāng)南糯山等地,主要分布在西雙版納、思茅等滇南茶區(qū)。是我國1984年首次認(rèn)定的國家級(jí)良種,編號(hào)為“華茶14號(hào)(gsctl4)”。植株高大,自然生長情況下茶樹高可達(dá)220米,樹幅1.85.2米,樹姿直立或開張,主干明顯,分枝稀疏。葉特大,葉形橢圓或長橢圓。葉色綠,富有光澤,葉面隆起,葉質(zhì)柔軟肥厚。嫩芽黃綠色,茸毛多,持嫩性強(qiáng)。一芽三葉百芽重153.2克。春茶一芽二葉含氨基酸2.3,茶多酚32.8 ,咖啡堿4.1 ,兒茶素總量18.2 ,故收斂性(茶氣)強(qiáng),滋味濃烈甘甜,是加工普洱茶的上乘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