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有些珍貴的年份老茶,如果只是泡了喝,老茶的內(nèi)在價值其實才釋放了一部分,實則是暴殄天物。
▼ 什么樣的茶適合煮?
▼老白茶
冬雪飛白,其根歸靜,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窩冬之季,四時和合,自然而然,首先就會想到白茶,特別是老白茶。有年份的貢眉,特別是粗枝大葉的壽眉,無論是冷水慢煎,還是先泡上幾道后投溫水再煮,紅潤的茶湯,在透明的容器里變幻出層林盡染的一抹溫情。
▼老生普
須得上了年紀的生普,方才煮得。存放10年以上的老生普,顏色由褐色轉(zhuǎn)為紅褐色。因在存放過程中發(fā)生一系列酶化反應(yīng),老茶可能會發(fā)生木質(zhì)化,條索變得松散,重量變輕。捏上去會感到散和輕,并呈現(xiàn)出明顯的陳香。
不然,大葉種的曬青普洱茶,苦澀味重,會讓很多人?u>巖韻卵省l掌鰲?u>鐵壺、砂銚,先泡上三五水,再文火慢煮,三五分鐘的靜待,一道溫潤香糯醇順的老茶,就是一道時光的悠然,煮老生普,荷香、蘭香、棗香、樟香……是閑煮時光的味道與厚重。
▼老熟普
泡幾道后,顏色漸淡。生普好找,好熟普難遇,既有緣尋遇到、品嘗到,不忍棄舍,充分體會品嘗,繼而煮之續(xù)其韻,糯香、棗香,滿室飄搖充盈。遇好茶品好茶是清福,再煮茶品余韻,豈不是惜福了?
▼老黑茶
黑茶,特別是老黑茶,如安化黑茶、六堡茶,用粗重的鐵壺、陶質(zhì)器具的粗狂、大氣,搭配黑茶,淳樸凝重,更符合黑茶深厚的陳韻、底韻。
從色澤上看,經(jīng)烹煮的黑茶,茶湯比沖泡時更濃郁,色澤更紅亮,厚實感與質(zhì)感比沖泡好的黑茶來得更鮮明。泡后再煮,取而代之的是清甜幽韻,茶味在口中慢慢彌散。如果說沖泡的黑茶回甘在后,那么烹煮的黑茶則入口清甜,與回甘融為一體。
▼陳皮或陳皮普洱茶
理氣調(diào)中、健脾和胃、燥濕化痰、消積化滯;與普洱,特別是熟普結(jié)合,無論是表還是內(nèi)涵,均混然天成,堪稱一絕。其保健功效兼而有之:健脾養(yǎng)胃、清熱解毒、化痰止咳、降脂減肥、養(yǎng)顏美容等。
《本草綱目》言陳皮:“其味屬辛、苦、溫。辛能散,苦能瀉能燥,溫能和百病。” 熟普溫和不刺激,消食化積,清胃生津。
陳皮普洱茶,煮來品飲更妙,濃濃的茶香、甘甜的陳皮柑味,滿室飄香,那芬芳,似乎是在一種扎實沉著的質(zhì)地里徐徐緩緩層層悠然散發(fā),仿佛多有了幾分日常生活的踏實安然,可以時時刻刻品味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