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茶人聚集之處,難道只是“茶舍”、“茶館”? 還有什么樣的地方,與茶有關(guān),也是茶人消遣品茗的好去處呢?
1茶的制作處所
茶塢
“塢”字原意是四面高中間凹下的地方;茶塢,顧名思義就是種茶的山間平地。后來,因為山間平地種滿茶樹,與山峰的地勢形成一種別致的立體自然景觀,人們逐漸把“茶塢”雅稱為“茶山”。
私培
私培乃古時候民間加工茶葉的地方,加工后的茶葉多在民間買賣。
喊山臺
明代徐煳《茶考》:“喊山者,每當仲春驚蟄日,縣官詣茶場,致祭畢,隸卒鳴金擊鼓,同聲喊日‘茶發(fā)芽’,而井水漸滿;造茶畢,水遂渾涸。”即古時在驚蟄時節(jié),為了擊鼓祭祀,祈禱茶葉新芽順道生長所建的高臺。
2與茶有關(guān)的政府機構(gòu)
官培
也稱“貢培”,與“私培”相對,即為官府設(shè)計加工茶葉的地方。由朝廷委派官吏進行管理,負責制茶進貢。
茶庫
官府機構(gòu)名稱,宋時期在太府寺下設(shè)有“布庫、茶庫、雜物庫”等,為官府囤物所用。亦有“茶倉”之意,官茶存儲入庫,商茶發(fā)賣。
茶酒司
“司”在古代意為“主管、操作”。
①宋代官府名稱四司六局之一(四司為:帳設(shè)司、廚司、茶酒司、臺盤司;六局是:果子局、蜜煎局、蔬菜局、油燭局、香藥局、排辦局)。
②專門主持茶酒之人。
3民間茶處所
茶軒
“軒”是我國古代傳統(tǒng)建筑的一種構(gòu)造,指“有窗的長廊或小屋”;“茶軒”,則是可以喝茶的長廊或小屋,帶小窗。舊時也用來稱茶館、飯莊。
茶亭
在很多武俠小說里常見,是在路邊進行施舍和銷售茶水的小亭子,以利行人。
茶市
官府監(jiān)管下創(chuàng)辦的進行茶葉買賣的市場,也見證了茶馬古道這一歷史商業(yè)貿(mào)易的發(fā)展。
茶埠(bù)
“埠”字指停船的碼頭,靠近水的地方。茶埠則是茶商將茶葉集中再分貨的碼頭,可以用來稱呼茶船??康拇a頭。
4其他類茶處所
茶神廟
古時祭祀供奉茶神的廟宇。
茶庵
古時建在路邊,用于夏天備茶提供給路人休息解渴的佛寺或草棚,本質(zhì)與茶亭基本一樣。相傳蒲松林為了創(chuàng)作《聊齋志異》,便在路邊搭一草棚,供路人休息喝茶,但每人要分享一個奇異的故事,作為他的素材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