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以下假定:
— 溝槽的兩邊可以平行、收斂(口大底小)、或分散(口小底大)。
— 對于分散的溝槽,若最小寬度超過0.25mm,深度超過1.5mm,底部寬度大于等于1mm,則被認(rèn)為是空氣間隙,爬電距離沿著溝槽的輪廓來量(見情形8)。
— 對于角度小于80°的任意彎角,被假定成用長度為1mm(對于有防污物沉積保護(hù)的情況,取0.25mm)的短接線在絕緣材料上成橋接,且線的位置取最不利的位置(見情形3)。
— 如果溝槽口的寬度大于等于1mm(對于有防污物沉積保護(hù)的情況,取0.25mm),則爬電距離沿著此溝槽的輪廓來量。(見情形2)。
— 對于相向運動的部件,取它們在最不利的靜態(tài)位置時,測量爬電距離和電氣間隙。
— 在計算總的電氣間隙時,任何寬度小于1mm(對于有防污物沉積保護(hù)的情況,取0.25mm)的空氣間隙都忽略不計。
s3409
情況:在所考慮的路徑上存在有平行邊或收斂邊的溝槽,寬度小于1mm,深度不管。
規(guī)則:爬電距離和電氣間隙均按圖所示,直接越過溝槽來測量。
情形1
s3410
情況:在所考慮的路徑上存在有平行邊的溝槽,寬度大于等于1mm,深度不管。
規(guī)則:爬電距離按圖中的“虛線”來測量,電氣間隙則直接越過溝槽來測量。
情形2
s3411
情況:在所考慮的路徑上存在有v形槽,內(nèi)角小于80度,寬度大于1mm。
規(guī)則:電氣間隙則直接越過溝槽來測量,爬電距離按凹槽的輪廓計算,但在凹槽底部要用1mm(
對于有防污物沉積保護(hù)的情況,取0.25mm)的連線短接。
情形3
s3412
情況:在所考慮的路徑上存在有脊形物體。
規(guī)則:爬電距離沿脊形物的輪廓來測量,電氣間隙為越過脊頂部的最短空間路徑。
情形4
s3413
情況:在所考慮的路徑上存在非緊密結(jié)合的物體,且兩邊的槽寬度都小于1mm
(對于有防污物沉積保護(hù)的情況,取0.25mm)。
規(guī)則:爬電距離和電氣間隙取圖示的視線路徑。
情形5
s3414
情況:在所考慮的路徑上存在非緊密結(jié)合的物體,且每邊的槽寬度都大于等于1mm。
規(guī)則:電氣間隙取圖示的視線路徑。爬電路徑沿著槽的輪廓。
情形6
s3415
情況:在所考慮的路徑上存在非緊密結(jié)合的物體,且在某一邊的槽寬度大于等于1mm。
而在另一邊的槽寬度小于1mm。
規(guī)則:電氣間隙和爬電路徑按圖所示。
情形7
s3417
情況:在所考慮的路徑上存在發(fā)散邊的溝槽,深度超過1.5mm,在最窄處的寬度大于0.25mm,在底部的寬度超過1mm。
規(guī)則:電氣間隙按圖中的視線所示,爬電距離沿著溝槽的輪廓。
如果在內(nèi)部拐角處角度小于80°,則情形3同時適用。
情形8
s3418
如果凹壁和螺栓頭間的間隙過小,則忽略不計。
情形9
s3419
對于足夠?qū)挼谋诎?,對螺栓頭和壁之間的間隙值應(yīng)考慮在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