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可是有的人卻見死不救,因此會可能出現(xiàn)一些不堪設(shè)想的后果。對于見死不救的情況大多數(shù)人都不支持,認為如果有死不救罪就好了。那么刑法上有沒有見死不救罪?下面請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一、刑法上有沒有見死不救罪
我們國家并沒有見死不救罪,一般來講見死不救是不構(gòu)成犯罪的,特殊的情況下則有可能構(gòu)成犯罪。
我國刑法對于普通人并沒有規(guī)定見死不救的法律責任。救死扶傷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tǒng),但是這僅僅停留在道德層面,并沒有法律硬性規(guī)定,而且,道德范疇的事情刑法也不宜過多的干預(yù),否則就容易混淆道德與法律的關(guān)系,并有可能造成社會秩序的混亂。這個角度與之類似還有婚前性行為或通奸等。
但是,在一些特定的情況下,見死不救則有可能構(gòu)成犯罪。比如具有特定身份的人員,像警察、消防員、軍人等,在履行職責的過程中遇到他人存在人身危險不去救助,則有可能涉嫌不作為的瀆職犯罪。還有,先行為義務(wù)帶來的救助職責,比如成年人將未成年人帶到一個危險的地方,致使其處于危險之中,這種情況下成年人就負有救助的義務(wù)。
二、見義勇為的法律特征
目前法律并沒有規(guī)定見死一定要救,但是見死不救會受到道理譴責,社會唾罵。
不管是國家還是社會,都鼓勵大家能夠見義勇為,樂于助人。
三、見義勇為的主要有哪些
(一)見義勇為的主體是非負有法定職責或者義務(wù)的自然人。負有法定職責或者義務(wù)的主體,在履行法定職責或者義務(wù)時,不能成為見義勇為的主體。
(二)見義勇為所保護的客體,是國家、集體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公民為保護本人生命、而與違法犯罪做斗爭的行為,不能認定為見義勇為。
(三)見義勇為的主觀方面在于積極主動、不顧個人安危。
(四)見義勇為的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在國家、集體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遭受正在進行的侵害的時候,義無反顧地與或者進行斗爭的行為。
以上就是小編對刑法上有沒有見死不救罪的相關(guān)介紹。在我國并沒有見死不救罪,但見死不救會受到人們道德上的譴責。一個人的職務(wù)如果是義務(wù)救人,那么不救人就會負刑事責任。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地方,歡迎咨詢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