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衣甘藍為十字花科甘藍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葉牡丹,是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晚秋和初冬優(yōu)良觀葉植物之一,易于種植,生長迅速,色彩鮮艷,觀賞期可以從當(dāng)年11份到翌年3月。羽衣甘藍葉色豐富,是盆栽觀葉的佳品。
目前國內(nèi)常見的有3種系列。
一是圓葉系列,葉片稍帶波浪紋,抗寒性好。
二是皺葉系列,葉緣有皺摺,在高溫條件下比其他品種著色快。
三是羽衣系列,羽毛狀的葉片全部具有細碎鋸齒或粗鋸齒,花頭較大,莖干結(jié)實,不易彎折,耐寒性強。羽衣甘藍性喜冷涼,耐寒力較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喜富含腐殖質(zhì)的土壤,抗性強。
羽衣甘藍種粒較大,每克約250---300粒。播種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發(fā)芽適溫為21℃---23℃,一兩周發(fā)芽。播種前最好用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進行基質(zhì)消毒處理。一般可播于穴盤或苗床中,播于苗床中要求土粒細,平整,澆透水,撒上種子后用精細篩過篩的土覆蓋其上,覆土以看不見種子為度,蓋上遮陽網(wǎng)。以后要保持土壤濕潤,直至出苗。
播種后20天左右,幼苗長至5、6片葉時,可起苗定植于盆中。定植前要對盆土進行消毒,在定植初期,特別需要控制盆土基質(zhì)的水分,要保持盆土基質(zhì)濕度在70%左右,太干不利于小苗根部吸收水分和滿足植株的水分要求。一般10月下旬移栽至花壇或花盆中。栽入花盆中的甘藍保持盆土見干見濕即可。